冥坐忽不语,我心怀古先。
淳庞太昊氏,皞皞羲皇年。
宫室何草草,被服无华鲜。
纪历且未备,流光自推迁。
大朴一以散,民心自彫镌。
水清网罟密,四海无蜿蜒。
天地不加小,人民不加繁。
征诛何时息,鞭朴日嚣喧。
大圣久不作,古道留遗编。
清风北窗下,展卷真忘言。
此心苟不竞,此心常悠然。
冥坐忽不语,我心怀古先。
淳庞太昊氏,皞皞羲皇年。
宫室何草草,被服无华鲜。
纪历且未备,流光自推迁。
大朴一以散,民心自彫镌。
水清网罟密,四海无蜿蜒。
天地不加小,人民不加繁。
征诛何时息,鞭朴日嚣喧。
大圣久不作,古道留遗编。
清风北窗下,展卷真忘言。
此心苟不竞,此心常悠然。
这首诗《怀古二首(其一)》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社会的向往与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首句“冥坐忽不语,我心怀古先”描绘了诗人独自冥思的状态,内心充满了对古代的怀念之情。接着,“淳庞太昊氏,皞皞羲皇年”将思绪带入远古时代,太昊氏和羲皇年代表的是传说中的伏羲和神农时期,那时的社会生活简单而淳朴。
“宫室何草草,被服无华鲜”描述了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状态,宫室简陋,服饰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原始与质朴。“纪历且未备,流光自推迁”则指出古代社会在时间记录和文化传承方面可能不够完善,但时间依然自然地流逝。
“大朴一以散,民心自彫镌”揭示了随着文明的发展,原始的纯朴逐渐消失,人心开始受到各种欲望和复杂情感的雕琢。接下来的“水清网罟密,四海无蜿蜒”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如同清澈的水中布满了渔网,象征着社会秩序的严密,同时也暗示了自由空间的减少。
“天地不加小,人民不加繁”强调了天地的广阔与人口的增长,但并未因此变得狭小或拥挤,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征诛何时息,鞭朴日嚣喧”表达了对战争与压迫的厌倦,以及对和平与公正的渴望。
最后,“大圣久不作,古道留遗编”感叹圣明之君的缺失,古代的道德与智慧仅存于典籍之中。“清风北窗下,展卷真忘言”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与古人对话,忘记了言语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对简单、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文明发展过程中失去的一些美好品质的反思。诗人的心境从最初的冥想,到对古代的怀念,再到对现实的批判,最终回归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濛濛大象内,照曜实显彰。
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忆昔盍簪日,念子思有为。
投笔长叹息,慨然赋新诗。
鸿鹄千里志,浩浩不可羁。
况当盛明世,翱翔政其时。
自惭鹪鹩质,栖栖恋茅茨。
岂不欲高迈,明命那忍违。
锦江春色暮,和风入罗衣。
援瑟鼓复作,尚叹知音稀。
于皇降明德,惟人共禀之。
培养弗自戕,庶可全良彝。
瞻彼黍与禾,芃芃秀东菑。
苟非种艺力,根本从何施。
美人达玄妙,立志亦己奇。
谓欲树阴功,众技莫若医。
轩岐幸有法,卢扁良可师。
持此济吾术,存心恒在兹。
骎骎岁月迈,浩浩阴阳移。
愿言勿终怠,勉哉图务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