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
《歌》全文
魏晋 / 张奴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濛濛大象内,照曜实显彰。

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间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首句“濛濛大象内,照曜实显彰”以朦胧的景象隐喻复杂的人性与社会现实,光明与真相在其中显现。接着,“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表达了对那些迷失自我、被欲望迷惑的人的批判,指出他们最终会因自己的迷惑而招致灾祸。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则对比了快乐与苦难,指出快乐往往少有人追求,而苦难却如同翻阅囊中之物般普遍。这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人们对于幸福和痛苦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通过比喻强调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只有具备如松柏般坚定意志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屹立不倒,抵御生活的严寒。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画面,诗人似乎在高远的天空中放声歌唱,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进一步深化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暗示在心灵的深处,存在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那里是真正的归宿和缘起之地。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可能是指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更迭,岁月如梭,王朝兴替,但永恒的精神追求却超越了这一切。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表明诗人并非超凡脱俗的神仙,而是隐藏于世间的普通人,但他有着深邃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感慨,面对世俗的种种,他感到了悲哀和痛心。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诗歌应当反映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而不应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华丽或炫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奴
朝代:魏晋

猜你喜欢

莫秋贻同社

朔气戒川陆,萧瑟临前川。

新寒草树变,霭霭浮清暾。

绪风结虚幌,时菊缀衡门。

年志难久持,感慨以烦冤。

夫君幸同爱,款曲相与言。

赠之瑶与琼,佩以明深恩。

终然勖古处,兴寝期勿谖。

(0)

雁荡

肩舆倒挽百丈强,鸟道斗绝缘青苍。

风撩瀑布雨喷面,天堕石梯云满裳。

谷中鸡鸣万籁寂,涧底花发千岩香。

自惭凡骨不可住,落日怅望仙人乡。

(0)

泰安灵岩寺

疋马强支持,长途入翠微。

山高日初上,秋老树还稀。

门外一溪隔,林中孤衲依。

虚堂云卧冷,似醉未能归。

(0)

送陈舜举

银烛高台夜,无端别思新。

朝廷初试士,乡国未归人。

寥落江南意,优游濮上春。

冥鸿天咫尺,京国是通津。

(0)

清明谒陵次吴原博见怀韵

东风忽似朔风吹,顿觉归心马首驰。

万壑松声寒欲裂,四郊花气暗相随。

更无青白尘中眼,谁有敲推月下诗。

知子雅怀何处写,竹枝频扫夜窗时。

(0)

寄弟养志

别汝一载馀,思汝心转切。

不知汝在家,所为何事业。

男儿贵立身,出处当豪杰。

汝志素云养,汝性亦不拙。

勉励方成人,优游总无益。

旦夕奉亲馀,无令废书籍。

青春不再至,岁月莫虚掷。

有司取人才,文章要矜式。

熟路驰轻车,任尔随所适。

非我私杜撰,乃我所亲历。

万里寄汝言,为我铭胸臆。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