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泰安灵岩寺》
《泰安灵岩寺》全文
明 / 文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疋马强支持,长途入翠微。

山高日初上,秋老树还稀。

门外一溪隔,林中孤衲依。

虚堂云卧冷,似醉未能归。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独自骑马远行的旅人,穿越一片苍翠的山林,沿途景象逐渐展现出秋天的韵味。首句“疋马强支持”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马匹虽单薄却坚韧地支撑着旅人的前行。接着,“长途入翠微”则将读者带入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宁静。

“山高日初上,秋老树还稀”两句,细腻地捕捉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随着山势的升高,太阳缓缓升起,而秋天的深入使得树木逐渐稀疏,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寥与萧瑟。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映射出旅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

“门外一溪隔,林中孤衲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门外的一条小溪,似乎成为了与外界的唯一联系,而林中的僧人,则是旅途中难得的伴侣或心灵的慰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在孤独旅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主题。

最后,“虚堂云卧冷,似醉未能归”将画面推向高潮。空荡的殿堂,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虽然身心似乎已经沉浸在这份宁静与清凉之中,但又似乎难以割舍对归途的渴望。这种矛盾的情绪,既是对旅途疲惫的写照,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家的思念与追求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的旅行者形象,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文林
朝代:明

(1445—1499)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儒。文洪子。成化八年进士。历知永嘉、博平二县,迁南京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归数年,复起知温州府,卒于官。学问该博,尤精于易数。作诗文明畅不蹈袭。有《琅琊漫抄》、《文温州诗》。
猜你喜欢

水龙吟.石帆

搴来非叶非花,海风吹老珊瑚色。

细垂璎珞,斜分钗股,匀排竹节。

锁锁相连,钩钩不断,峭篷孤立。

便石家如意,也难敲碎,谁曾见、高三尺。

尚忆荒矶古石,月明中,潮生潮没。

印次梭袅雾,鲎箄贴水,罗纹密织。

紫干撑时,红澜荡处,枯查浮出。

算琼田、以外更无人种,也无人识。

(0)

暂归里门韬仲叔屡同觞咏即事题赠

又到尊前唤奈何,旅愁偏傍故园多。

期丧仅未妨丝竹,作达几成废啸歌。

粲社悲欢多化石,穷途缓急尽监河。

知君同病关心甚,不厌频频犯夜过。

(0)

题巾赠别·其一

此际能无唤奈何,隔船斜见惨双蛾。

伦回怨脸词难诉,欲掩啼痕泪转多。

拥髻更谁怜好影,

(0)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其十一

鬓影松松髻影低,镜中看镜掠初齐。

金蝉玉燕都嫌俗,单插暹罗旧密犀。

(0)

追和唐女冠鱼玄机十二韵

闺门文采羡玄耽,更有青溪妹第三。

生小不窥青琐合,家常希换白单衫。

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

雅谑引经推郑婢,狂诗送抱想吴男。

红儿诗里欢兼恨,素女图前笑带惭。

想见隔屏声矻矻,似闻昵枕诉諵諵。

加餐意托琉璃匕,寄札愁凭玳瑁篸。

岂有鹊头能助忆,愿为鸡舌与君含。

遥猜踪影心先妒,未接言辞性已谙。

体自生香防姊觉,眉能为语任郎参。

发光可鉴千盘滑,唇味如饴一啮甘。

记得那时偷近处,唾绒红点碧窗南。

(0)

此妓方图落籍有人恐其委身者非佳士也复乞一诗以讽尼之

莺舌吹兰善笑谈,客来端合带双柑。

泥莲渍染虽堪痛,金屋沉埋更不甘。

眼慧未妨身是女,气卑争耐世无男。

眼前才士称量遍,毕竟何人是子南。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