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
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蜂蝶侣。
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最怜西子。
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才色何处娇妒。
落红无限随风絮。诗恨有谁曾遇。堪恨处。
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东君暗苦。
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
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
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蜂蝶侣。
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最怜西子。
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才色何处娇妒。
落红无限随风絮。诗恨有谁曾遇。堪恨处。
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东君暗苦。
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
这首《摸鱼儿》是宋代词人莫崙的作品,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词的上片以“听春教、燕颦莺诉”起笔,生动展现了春日里燕子呢喃、黄莺啼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朝朝花困风雨”描绘了花朵在风雨中挣扎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春花易逝的感慨。
“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写的是清明过后,柳树翠绿的景象,但词人似乎并未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反而因柳丝的碧绿而勾起了淡淡的哀愁。“蜂蝶侣”三句则描绘了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忙碌,与词人的闲散形成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孤寂。
下片转向对西子的思念,以“最怜西子”表达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她如西湖的秀美,却有着薄云般的情愫和盈盈的泪光,这使得词人的感情更加深沉。“流红记”以下,词人借秋天的宫怨和飘零的落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对才色出众的女子被嫉妒的感慨。
最后,“东君暗苦”至结尾,词人将对春去花落的哀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借杜宇的叫声传达出无尽的愁绪和对东君(春神)的责问,表达了深深的哀怨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拂云楼外万竿齐,直干森森接汉低。
春雨百年龙未化,秋风五夜凤来栖。
渭川波漾清阴转,蒋径云拖翠色迷。
昔日凭阑今远去,诗成几度寄留题。
剪就天机云锦章,银丝万缕日争光。
应酬晚节冰霜志,犹带前朝雨露香。
袖拂苔痕封印匣,袂联棠影上琴堂。
三年制锦朝京阙,衣绣终当归故乡。
绿野春深平似掌,土脉膏黏皆沃壤。
群牛耕罢饭雨肥,萋萋丰草和烟长。
承平每书大有年,禾黍连被东西阡。
早驱晚牧少拘束,人牛两閒不用鞭。
一童骑背向归路,推先呼后频返顾。
一童跨伏身半欹,昂首诉风天欲暮。
我生长大居山林,惯识此景天机深。
自甘食力老农业,歌残白石嗟无心。
水潴小湖水,石积危滩石。
石巨相犄角,水驶自激射。
欲度寻丈险,乃望咫尺隔。
愧昧缩地法,恨无登天翼。
如马戒舟航,飞凫轻履舄。
我今值考满,三年课书绩。
小船窄于斗,篷底何局蹐。
凌晨此经过,涉深鲸波碧。
隮西雨晕虹,向东风退鹢。
毋肆以弗虞,每慎而自慄。
迫晚获平安,至喜情尤适。
鸡酒赛神归,隔烟听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