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春深平似掌,土脉膏黏皆沃壤。
群牛耕罢饭雨肥,萋萋丰草和烟长。
承平每书大有年,禾黍连被东西阡。
早驱晚牧少拘束,人牛两閒不用鞭。
一童骑背向归路,推先呼后频返顾。
一童跨伏身半欹,昂首诉风天欲暮。
我生长大居山林,惯识此景天机深。
自甘食力老农业,歌残白石嗟无心。
绿野春深平似掌,土脉膏黏皆沃壤。
群牛耕罢饭雨肥,萋萋丰草和烟长。
承平每书大有年,禾黍连被东西阡。
早驱晚牧少拘束,人牛两閒不用鞭。
一童骑背向归路,推先呼后频返顾。
一童跨伏身半欹,昂首诉风天欲暮。
我生长大居山林,惯识此景天机深。
自甘食力老农业,歌残白石嗟无心。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牧牛图(其一)》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牧歌的画面。首句“绿野春深平似掌”,以广阔的田野比喻春天的生机盎然,如同手掌般平坦而宽广。接着,“土脉膏黏皆沃壤”进一步强调了土壤的肥沃,为农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群牛耕罢饭雨肥,萋萋丰草和烟长”描绘了耕牛劳作之后饱餐草料,草地茂盛,烟雾缭绕,呈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景象。诗人接着写到丰收在望,“承平每书大有年”,预示着丰年将至,田间稻谷连绵成片。
“早驱晚牧少拘束,人牛两閒不用鞭”描绘了农夫与牛儿的默契配合,无需过多约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自悠闲自在。最后两句“一童骑背向归路,推先呼后频返顾”,通过两个孩童的形象,展现出牧童的天真活泼,以及他们对牛群的关爱和责任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富饶,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无争的生活态度。
不觉虎溪过却,轩渠一笑而归。
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