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啸秋月,红树生寒啼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xiùcáijiǎnguīzhōuzhèng使shǐjūnjièyuán
táng / hún

xièshǒuxiéyuándōngchángniǎoténg穿chuānzhúxiāoxiāng
shānchūmíngxiàoqiūyuè

hóngshùshēnghánxiǎoshuāng
shàngchǔrénjiēzhùzhōngbànguīxiāng

xīnzhījiènányóuwèidàosānshēngkǒngduàncháng

注释
谢守:指地方官。
携:带领。
猿:猿猴。
东路:东方的道路。
袅:弯曲、缠绕。
潇湘:泛指江南水乡。
碧山:青翠的山峦。
暝:傍晚。
啸:大声呼叫。
秋月:秋天的月亮。
红树:枫树或红叶树。
生寒:带来寒意。
啼晓霜:在早晨的霜中啼叫。
陌上:田野小路上。
楚人:指楚地的人。
皆:都。
驻马:停下马匹。
巴客:来自巴蜀的旅客。
半归乡:大半已经回家。
心知:心里明白。
欲借:想要寻找。
南游侣:向南的旅伴。
三声:三次呼唤。
恐:恐怕。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谢守带领猿猴走过漫长的东路,藤蔓缠绕竹林如潇湘景色。
在初升暮色中的碧山中,他对着秋月啸叫,红树在寒冷的晨霜中啼鸣。
田野上的楚地人都停下马匹,村里的巴蜀旅客大半已经回乡。
他心中明白想找个同伴南下游玩,但还未等到第三声呼唤,恐怕已心痛欲断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对猿东路长、碧山初暝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共同游历的渴望。

"谢守携猿东路长"一句,以猿作为陪伴,强调了诗人在这条道路上的孤独与漫长。"袅藤穿竹似潇湘"则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藤蔓缠绕竹子的景象,给人以幽深和静谧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碧山初暝啸秋月,红树生寒啼晓霜",分别描写了傍晚时分山林中的明月与清晨时分树木上的霜花。诗人通过月亮和霜花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暗示了一种孤寂与寒冷之感。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两句,则转换了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游子和旅人的关心。楚地的人们在外驻扎,而巴地的行人则半途而返,这反映出一种对故土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感。

最后,"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南方美丽风光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三声"可能指的是某种信号或者是时间的概念,而"恐断肠"则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重以及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和渔阳赵光祖二诗·其二

生民垂欲陟春台,南斗妖氛绝点埃。

典礼已随前代废,遗音犹怨后庭哀。

十年叹我垂垂老,万里怜君得得来。

此语纵无多忌讳,缄题未可对人开。

(0)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八

寓迹尘埃且乐生,垂天六翮敛鹏程。

无缘未得风云会,有幸能瞻日月明。

出处随时全道用,穷通逐势叹人情。

凭谁为发丰城剑,一扫妖氛四海平。

(0)

和人韵二首·其一

西域诸蕃古未知,来生远过禹封畿。

名山准拟金泥检,古塞无劳羽檄飞。

世乐讵能敌静乐,蓑衣到底胜朝衣。

年来痛忆闾山景,月照茅亭水一围。

(0)

戊子喜雨用马朝卿韵二首·其二

生死轮回苦莫禁,不如学道惜分阴。

船乘没底聊相渡,云出无心强作霖。

不死乡中灵草异,长生劫外紫云深。

茅山道士真堪笑,虚费工夫炼五金。

(0)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其十

渔家何足好,乘兴一钩沈。

路僻苍苔滑,舟横古渡深。

小晴掀箬笠,微雨整蓑襟。

梦断知何处,寒潮没晚林。

(0)

题杨节妇刘氏书卷

桐江江上望江水,君家有母心相似。

母昔少年失所天,澄波千丈无泥滓。

瑶琴锦瑟六年中,孤鸾晓飞绕云空。

丹心惟抱秋月白,翠鬟不识春花红。

老天梦梦恨无子,仙桂移根中道死。

移来苦柏翠可餐,忽看沧海飞尘起。

乃知为善报不虚,诸孙文采珊瑚株。

读书既睹家声振,奉珍能尽闲居娱。

大府具状上朝省,烈士闻之毛骨冷。

纶音早晚表门闾,贞节芳名重乡井。

高年七十颜色和,蟠桃千岁著花多。

史臣拟书列女传,抚卷先为题长歌。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