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逍遥俗累抛,夕阳楼上俯南郊。
天低平野星辰动,日落深山紫翠交。
公子罢筵呼去骑,前军列寨急征铙。
一声杜宇归来远,明月光寒屋上茅。
海国逍遥俗累抛,夕阳楼上俯南郊。
天低平野星辰动,日落深山紫翠交。
公子罢筵呼去骑,前军列寨急征铙。
一声杜宇归来远,明月光寒屋上茅。
此诗《晚眺》描绘了一幅明快而富有诗意的晚景图。首句“海国逍遥俗累抛”,诗人远离尘嚣,逍遥于海国之中,抛却了世俗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自由。接着,“夕阳楼上俯南郊”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夕阳映照在楼阁之上,俯瞰着南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天低平野星辰动,日落深山紫翠交。”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晚景的壮丽与神秘。随着太阳的西沉,天空与大地仿佛融为一体,星辰开始闪烁,与远处深山的紫色与翠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公子罢筵呼去骑,前军列寨急征铙。”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场景。宴会结束,公子唤来马匹准备离开,同时,前方军队正在紧急布阵,准备行军。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安逸与紧张之间的关系,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战争的紧迫。
最后,“一声杜宇归来远,明月光寒屋上茅。”以杜鹃鸟的啼鸣结束全诗,杜鹃鸟的叫声悠长而遥远,似乎预示着归家的渴望。而明月之下,屋上的茅草显得格外寒冷,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景图,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微妙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晓听平安报。信荆州、古今形胜,金汤天造。
落日岘山陈迹在,依旧大堤芳草。
叹紫塞、黄尘未扫。
水合水生来又去,赖胡雏、犹畏熊当道。
薇柳戍,甚时了。乞身屡上笺天表。
感恩深、丁宁帝语,许同方召。
自愧黔驴无伎俩,桑土绸缪盍早。
空手袖、剑锋懊恼。
要鲙鲸鲵封京观,愿汉廷用壮臣年老。
毋更取,仲华笑。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
今年好处,冰清汉节,与梅为友。
老桧苍榕,婆娑环拱,影横香瘦。
把草庭生意,蛮烟尽洗,都付与、风霜手。
岭首小春时候。看明宵、桂轮圆又。
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
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
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