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螭游不周,垠堮骋八荒。
在昔为灵均,君也今颉颃。
入秦纪山川,葱郁怀帝王。
想见登太华,天风吹衣裳。
三峰坠黄河,日月背后行。
瞻礼白帝宫,赋诗一百章。
英声流琴笙,古色当琥璜。
引手接天河,众星随低昂。
遥望赫运台,云气如牛羊。
矫首至再三,枉矢飞天狼。
感慨亦何为,宇宙原秕糠。
乘螭游不周,垠堮骋八荒。
在昔为灵均,君也今颉颃。
入秦纪山川,葱郁怀帝王。
想见登太华,天风吹衣裳。
三峰坠黄河,日月背后行。
瞻礼白帝宫,赋诗一百章。
英声流琴笙,古色当琥璜。
引手接天河,众星随低昂。
遥望赫运台,云气如牛羊。
矫首至再三,枉矢飞天狼。
感慨亦何为,宇宙原秕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坐螭龙游历不周山的奇幻景象,展现了对古代先贤屈原的敬仰和自我比肩之意。诗人进入秦国,记述山川壮丽,想象自己登临太华峰,感受到天风轻拂,意象生动。他还提及了黄河、白帝宫和赋诗的场景,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追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三峰坠黄河”象征着时空的流转,“英声流琴笙”赞美屈翁山客的才华,“引手接天河”则显现出诗人豪迈的想象。最后,诗人遥望赫运台,感叹宇宙之大,人生如粟,流露出深沉的哲思。
整体来看,梁佩兰的这首诗融合了游记、怀古与个人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见解。
破殿漏斜阳,螺髻昏鸦据。
髡奴似黠奴,势落打包去。
临风想云构,楼阁空中塑。
实像本非真,盛衰弹指悟。
两家墙壁通,一片松阴暮。
露坐二如来,遥遥长对晤。
旧时门户别,欲辨知何处。
塔影自双分,黄金谁再布。
地寒佛不灵,境热僧先赴。
世尊妙无心,只向西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