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宁亲出建章,彩衣犹带御炉香。
每怀白发双亲老,岂惮修程万里长。
酒泛霞觞酬别意,诗题锦轴压行装。
悬知家庆重开处,济济亲朋集画堂。
之子宁亲出建章,彩衣犹带御炉香。
每怀白发双亲老,岂惮修程万里长。
酒泛霞觞酬别意,诗题锦轴压行装。
悬知家庆重开处,济济亲朋集画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之人送别亲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温暖。首句“之子宁亲出建章,彩衣犹带御炉香”,以“之子”指代即将归乡的人,通过“宁亲出建章”的行动,展现了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彩衣和御炉香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归乡者身份的尊贵和旅途的荣耀。
接着,“每怀白发双亲老,岂惮修程万里长”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年迈父母的深深挂念和对长途跋涉的无畏态度,体现了孝顺之情与坚韧意志的完美结合。
“酒泛霞觞酬别意,诗题锦轴压行装”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通过“霞觞”和“锦轴”的使用,不仅增添了仪式感,也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酒与诗是古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这里通过它们来表达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悬知家庆重开处,济济亲朋集画堂”预示了归乡者归来后家中将再次充满欢庆的气氛,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贺其归。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也反映了社会关系中的和谐与亲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庭、友情和社会关系的珍视与赞美,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君不见韩退之,潮阳一贬八千里。
直谏惟知佛骨非,雄躯岂惮蓝关死。
又不见唐子方,朝来抗疏夕投荒。
豪吟慷慨过滩浦,不道英州是瘴乡。
爱君忧国男儿事,世路艰难那复计。
田郎欲绝邹生交,忠谊相期固宜尔。
潘君才著惠文冠,立朝丰采动台端。
批鳞偶触龙颜怒,谪居犹荷主恩宽。
此时岭海地不恶,君去何须愁索寞。
珠江秋水照人清,尘缨且向江头濯。
粤王台高古木苍,韩山浈水遥相望。
退之子方俱已矣,至今山水留辉光。
知君到日耽吟眺,气吸沧溟喷南峤。
登台长啸海天空,临风时把韩唐吊。
寒冬雪满黄金台,谁怜此日离尊开。
客中送客难为别,尊前起舞独徘徊。
忆昔看花正春早,弟兄并驾长安道。
一时意气薄云霄,过逢把袂宽怀抱。
炎天风雨共栖迟,倏忽秋高鸿雁悲。
时光荏苒随流水,兄弟纷纷渐别离。
嗟君与我多留滞,岁晚凄凉苦羁思。
趋朝尚得两相看,索居更喜时相慰。
只今见尔驱车行,愁余落寞空含情。
骊歌一曲堪肠断,临歧杯酒宁辞倾。
君行直向梅关路,过家春色应无数。
开尊莫恋竹林欢,闽海苍生望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