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下万里水,此山横一楼。
岷峨大江堑,汉沔古时州。
仙者已黄鹤,野人空白鸥。
吾将携铁笛,吹破四天秋。
东下万里水,此山横一楼。
岷峨大江堑,汉沔古时州。
仙者已黄鹤,野人空白鸥。
吾将携铁笛,吹破四天秋。
这首清代诗人刘凤诰的《登黄鹤楼(其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首句“东下万里水”展现了长江的雄浑气势,从源头蜿蜒东流,穿越千里。接下来,“此山横一楼”点出黄鹤楼傲然矗立于山水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岷峨大江堑,汉沔古时州”两句,诗人提及了黄鹤楼所在的地理位置——岷山与峨眉山之间的长江,以及曾经作为古州的汉沔地区,暗示了历史的厚重和地域的变迁。
“仙者已黄鹤,野人空白鸥”暗指黄鹤楼的传说,仙人乘鹤升天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而“野人空白鸥”则以白鸥自由飞翔反衬人世间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吾将携铁笛,吹破四天秋”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欲以铁笛之声穿透秋天的寂静,寓意着诗人想要超越世俗,抒发胸中壮志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山水景色、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自我理想的追求。
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赵叟得秘诀,还从方士游。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
念别复怀古,潸然空泪流。
谁将织女机头练,贴出青山碧云面。
造化工夫不等闲,剪破澄江凝一片。
怪来洞口流呜咽,怕见三冬昼飞雪。
石镜无光相对愁,漫漫顶上沈秋月。
争得阳乌照山北,放出青天豁胸臆。
黛花新染插天风,蓦吐中心烂银色。
五月六月暑云飞,阁门远看澄心机。
参差碎碧落岩畔,梅花乱摆当风散。
配天昭圣业,率土庆辉光。
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
妙舞来平乐,新声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节凤归昌。
幸奏承云乐,同晞湛露阳。
气和皆有感,泽厚自无疆。
饱德君臣醉,连歌奉柏梁。
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
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
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
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