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八》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八》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自暴群书旧间新,净揩白醭拂黄尘。

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人。

(0)
注释
自暴:沉浸。
群书:众多书籍。
旧间新:既有旧书又有新书。
净揩:仔细擦拭。
白醭:白色灰尘。
黄尘:黄色尘埃。
莫羞:不要感到羞愧。
空腹:肚子空空。
无丁字:没有食物。
且免:暂且避开。
秋阳:秋天的阳光。
晒杀人:强烈得使人难以承受。
翻译
我沉浸在堆积如山的书籍中,既有旧有的也有新的,仔细擦拭去上面的白色灰尘和黄色尘埃。
不要因为肚子空空而感到羞愧,暂且避开秋天强烈的阳光,它会灼热得让人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幽默和自在,他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一角。

“自暴群书旧间新”,这里“自暴”一词用得非常巧妙,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待书籍的态度,又透露出一种不羁和潇洒。诗人似乎在说,他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是“旧间新”的独特存在。

“净揩白醭拂黄尘”,这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净”、“白”给人以清洁、纯净之感,而“黄尘”则是世俗的象征。诗人用湿布(白醭)擦拭书籍,既是在做清洁的动作,也在精神上与尘世保持距离。

“莫羞空腹无丁字”,这句中,“莫羞”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不必为贫穷而感到羞愧。而“空腹无丁字”则是一种比喻,形容没有食物,但“丁字”也暗指文字、学问,即便是肚子饿了,也不妨碍诗人思考和写作。

“且免秋阳晒杀人”,这句中,“且免”表达了一种逃避的意愿,诗人想要避开秋天炙热的阳光。这里的“晒杀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酷热,而是形容秋日阳光对人的影响,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几种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乐观自适的一面。他的山居生活虽然清贫,但他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去接受和享受这一切。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0)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

无金寄与白头亲,节概犹誇似古人。

未出尘埃真落魄,不趋权势正因循。

桂攀明月曾观国,蓬转西风却问津。

匹马东归羡知己,燕王台上结交新。

(0)

荷叶杯·其五

夜久歌声怨咽,残月,菊冷露微微。

看看湿透缕金衣,归摩归,归摩归。

(0)

登楼

登楼一南望,淮树楚山连。

见雁无书寄,归吴定此年。

(0)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

赴节何徘徊,理感物自并。

独立江海上,一弹天地清。

朱弦动瑶华,白羽飘玉京。

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

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

忽如启灵署,鸾凤相和鸣。

何由玉女床,去食琅玕英。

(0)

悲歌·其二

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

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