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歌·其二》
《悲歌·其二》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古风

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

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0)
翻译
边城的道路,如今人们耕田的地方曾是古人的墓地。
河岸边的沙滩,昔日是江水泛滥之处,如今已变成人们的居所。
今人和古人一同感叹岁月更迭,四季轮回催促着时节变换。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华丽的池塘,片片白云穿越广阔的天空。
注释
边城:古代的边疆城市。
犁田:耕田。
昔人:古人。
墓:坟墓。
岸上:河边。
沙:沙滩。
江水:河流的水。
今人家:现在的居民。
共长叹:共同感叹。
四气:四季。
节回换:季节轮回。
明月:明亮的月亮。
皎皎:明亮的样子。
华池:华丽的池塘。
离离:连续不断的样子。
霄汉: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慨。"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的冲刷和生命的消逝,现代的人们在耕种着古人的墓地,这既是对历史无情消亡的描写,也是对现实无常的感叹。紧接着的"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江河变迁,沧桑巨变,让人不禁思索生命与时间的关系。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则是诗人对这不断变化的世界表示出的无奈与感慨。"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两句,则用鲜明的月亮和飘渺的白云来烘托出一幅超脱尘世、达观自适的情景,但这种美好也可能是对现实无奈的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比今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生命消逝的思索,以及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所持的心态。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间与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江西秋闱分韵

一天秋意满,淡泊散微叆。

羁栖滞公馆,朓朒忽已再。

佳辰遘九日,节物两冥昧。

东篱黄花吐,应笑我安在。

天网罩群髦,驱使及我辈。

白袍蚁蜂聚,黑字蛇蚓态。

居然三千牍,负以几牛背。

妍媸属镜鉴,舛驳混铅黛。

披条索其华,掇撷纷琐碎。

临文费三思,抚几时一嘅。

皇心天广远,鸿泽海汪濊。

猗欤际休明,光垢勇砺淬。

谁能日锄耨,沃衍有荒秽。

继今获小成,力学期大耐。

异时国君臣,彪炳丽昭代。

此中断金侣,清气浮沆瀣。

缱绻胶漆情,颉颃璚瑶佩。

忽谓岁华徂,共希贤哲配。

道崇极所跻,厚德重弥载。

临别无媚言,努力各自爱。

(0)

与张仲美别仍用前韵二首·其二

已了公家事,归寻小洞天。

友吟留别句,官办送归船。

夜月各千里,秋风又一年。

但当频寄字,悃恳问安眠。

(0)

农里叹·其四

谷穗虚穰草色熏,满前堆积漫如囷。

一餐到口还无济,辛苦田间力稼人。

(0)

梦中得

持酒濯利剑,青蛇光黯然。

金鞭鞭骏马,汗血沾锦鞯。

(0)

郊居寓目随事辄题四首·其四

决决堰根水,跳珠终日鸣。

班荆坐忘返,中有激湍声。

(0)

晓行二首·其一

百年长扰扰,无地寄浮踪。

客醉伤春酒,人行送曙钟。

烟霏啼谢豹,星斗压卢龙。

笑共孤云往,归投江上峰。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