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塞田谁废,甘州稻旧畦。
荒屯惟见兔,破屋不闻鸡。
碛石烽烟北,祁连战鼓西。
平生边务意,一一愿封题。
绝塞田谁废,甘州稻旧畦。
荒屯惟见兔,破屋不闻鸡。
碛石烽烟北,祁连战鼓西。
平生边务意,一一愿封题。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荒凉而充满战争痕迹的景象。"绝塞田谁废",表达了无人耕种的荒芜田地,显示出边疆地区的冷落与凋敝。"甘州稻旧畦"则暗示着这里曾有过农耕的历史,但现在已是一片荒凉。"荒屯惟见兔,破屋不闻鸡"进一步渲染了寂静和荒凉,只有野兔出没,破败的房屋里听不到鸡鸣,生活气息全无。
"碛石烽烟北,祁连战鼓西"两句,通过"烽烟"和"战鼓"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北面的烽火台和西面祁连山的战鼓声,都揭示了边疆的动荡不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边防事务的关注和忧虑。
最后两句"平生边务意,一一愿封题",直抒胸臆,诗人一生致力于边疆治理,希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能够被重视并付诸实践,体现了他对国家边防的深深关切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边防建设的热切期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王孙画思凌紫青,千峰削出秋冥冥。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
抱琴随马风泠泠,定知不是王门伶。
山空水流木叶落,曲终正不求人听。
溪流明灭夕阳晚,似有樵唱来岩坰。
王孙归卧鸥波亭,钧天清都梦始醒。
浮云变灭不挂眼,盘石溪边且濯缨。
城东孀妇发未华,半生苦乐随夫家。
前年夫戍死锋镝,姑老子幼长吁嗟。
携持幼子独存立,倚帘羞见燕双入。
辛勤纺绩得来薪,晨昏奉姑粗供给。
邻家女子瑳素头,压鬓金钗髻相并。
下阶自折樱桃花,爱惜娇容时照井。
谁知孀妇拭泪痕,为夫筑坟松树根。
此身抱节誓不改,甘守寂寞黄茅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