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吾地风俗之日,偷赋赤岸谣》
《伤吾地风俗之日,偷赋赤岸谣》全文
清 / 李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赤岸溪头水下流,滔滔不尽杞人忧。

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

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赤岸地区社会风气的衰败与动荡不安的景象。诗人以“赤岸溪头水下流”开篇,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暗示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接着,“滔滔不尽杞人忧”,借典故表达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这两句通过人物行为的描述,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人们在艰难中谋生,却因资源分配不均而引发冲突,甚至成为彼此的敌人。这种描绘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进一步渲染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将社会中的恶势力比作“豺虎”,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对民众的威胁与压迫,而“风涛簸日少安舟”则比喻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使人们的生活如同飘摇不定的小船,难以找到安宁。

最后,“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诗人引用岐周时期井田制下的和谐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社会状态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社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诗人的心中依然充满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赤岸地区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矛盾、道德沦丧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李诩
朝代:清

字原德,号戒庵,由郡庠游太学,绩学多闻,潜心理学,晚谢应举,卒于万历二十一年,享年八十八岁。有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心学摘要及戒庵漫笔等著作。
猜你喜欢

少年游.上元前二夕,同徐野君方渭仁毛会侯先生邵于王洪昉思集陆荩思茂承堂分韵得春字

华灯焰煖,红云影绕,蟾魄荡梅痕。

相对忘年,未知谁主,不道夜将分。

笑歌自可称行乐,何必踏香尘。

且共留连,莫教归去,花扑瓮头春。

(0)

虞美人·其一案《西陵词选》题作「客思」

来时行乐邯郸道。着意誇年少。酒酣耳热袒貂裘。

华烛娇娥扶我上高楼。而今客久思归去。

独走天涯路。征衫薄薄泪重重。

衰草原头病马逐秋风。

(0)

水调歌头·其一登杜子美诗台

乘兴蹑轻屩,登此少陵台。

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

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

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

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

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

(0)

如梦令·其四题叶欣画汉宫秋晚

道是江潭小苑。又是披香宫殿。

莲叶悴金塘,何处羊车凤辇。秋晚。秋晚。

有个人悲纨扇。

(0)

丁亥南山登高·其二

南山幽阻剩宜秋,飞盖时临最上头。

故国五云回首是,不须重起望京楼。

(0)

齐天乐.题龙岩临清杀贼图,咸丰甲寅三月初七夜事

蔡州风雪昆仑月,奇功半由昏夜。

闲道衔枚,乘虚破竹,旂鼓真从天下。纵横阵马。

剩百骑穿营,锦帆兴霸。

力洗妖腥,大河奔浪势倾泻。

东南数年格斗,劫灰犹未净,搔首嗟讶。

白骨云屯,黄金土掷,安得江山清暇。公真健者。

使十万么么,望尘惊怕。特将纷纷,战勋谁继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