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桃源近,门藏竹户深。
孤云同隐迹,老鹤识閒心。
路入桃源近,门藏竹户深。
孤云同隐迹,老鹤识閒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田园景象。"路入桃源近",诗人以桃花源为象征,暗示所行之路引领人进入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理想境界,充满了神秘和诱惑。"门藏竹户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竹林掩映下的门户深深,透露出一种隐居生活的静谧。
"孤云同隐迹",诗人将自己比作孤独的白云,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老鹤识閒心"则借老鹤的形象,寓意诗人超脱物外、心境闲适,如同鹤立鸡群般卓尔不群,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自我比照,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寄托,以及对超然物外、闲适生活的向往。
枕函睡蝶,化瘦影飞来,晚凉琼岛。乱山翠绕。
记当年倦旅,石梁慵眺。梦入天台,不辨云深路窈。
镜波照、正月满兔辉,风露寒峭。芳事知未了。
有洞开桃花,对人含笑。佩环韵悄。
听霓裳夜咏,玉真归早。怨煞溪流,暗促霜华鬓老。
卧游到。问苍苔、可留鸿爪。
昔年握别记匆匆。柳阴中。一帆风。
两岸青山、相映淡眉峰。
往返难忘芳草路,归去也,夕阳红。
哪堪今日倚楼东。与谁同。暮云空。
怊怅姮娥、独赴广寒宫。
梦到家山山更远,寻不出,旧游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