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迟迟,风袅袅。满院莺声啼不了。
梅似豆,柳如绵,枝上好花吹又少。步芳园,临小沼。
春去今年何独早。
送旧恨,接新愁,只恐容光容易老。
日迟迟,风袅袅。满院莺声啼不了。
梅似豆,柳如绵,枝上好花吹又少。步芳园,临小沼。
春去今年何独早。
送旧恨,接新愁,只恐容光容易老。
这首《木兰花》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
首句“日迟迟,风袅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温暖与和煦,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带来一丝丝的暖意。接着“满院莺声啼不了”,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黄莺的鸣叫声此起彼伏,难以尽述其美妙。
“梅似豆,柳如绵,枝上好花吹又少”几句,将梅花的细小与柳絮的轻盈对比,同时感叹着花朵的易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之情。“梅似豆”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娇小可爱,“柳如绵”则展现了柳絮的轻柔飘逸。而“枝上好花吹又少”则暗示着春光易逝,花朵在春风中逐渐凋零,让人不禁感伤。
接下来的“步芳园,临小沼”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进一步深化了对春景的描绘,仿佛亲自步入了充满香气的花园,靠近清澈的小池塘,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这种亲身体验,使得情感更加真切。
“春去今年何独早”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天来去匆匆的感慨,似乎在责问为何今年的春天如此之短。最后“送旧恨,接新愁,只恐容光容易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又有对未来时光的担忧,担心容颜易老,青春不再,流露出深深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