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千里远,杖锡下岖嵚。
古佛诚难遇,穷乡枉见寻。
拈提忘后夜,听纳在虚襟。
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
不辞千里远,杖锡下岖嵚。
古佛诚难遇,穷乡枉见寻。
拈提忘后夜,听纳在虚襟。
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
这首诗描绘了丹霞圆音和尚访问香草庄,与何绛及谦长侄连续三个夜晚共同赋诗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友情的温馨。诗中“不辞千里远,杖锡下岖嵚”表达了和尚远道而来,不畏艰难的虔诚之心。“古佛诚难遇,穷乡枉见寻”则体现了和尚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即使来到偏远之地也愿意寻求佛法的真理。“拈提忘后夜,听纳在虚襟”描绘了和尚与众人交流佛法时的专注与开放心态,仿佛时间在这样的对话中流逝。“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则流露出何绛对自己是否能真正理解佛法的谦逊与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的交流,是一首富有哲理且情感真挚的作品。
高堂暮冬见杏花,的皪满树开丹砂。
生香丽色晓浮动,春风夜到仙人家。
名园题诗昔时见,曲江烟晴江色变。
两鹅新乳出花间,白雪红云光眩转。
野人爱酒兼爱鹅,持酒寻常花下歌。
客中看画色惆怅,春风尔来独奈何。
落花天气,正弱缕飘金,低枝弄翠。春风十里。
又年年攀折,相看憔悴。和雨和烟依旧,长条踠地。
相思碎。■燕语莺啼,春梦醒未。度番风廿四。
恨走马章台,飘零身世。韶光弹指。
纵游丝十丈,春情谁系。千劫兴亡,都付汴堤流水。
思往事。最消魂,杜鹃声起。
梦痕日日数花风。满城山、春气葱葱。
三载故人书,南天路隔烟鸿。衰颜似、病叶霜红。
亡新世,江上经时鼓角,浩劫乌栊。
剩人间弃妇,血滴泪珠浓。山中。
研朱点周易,今莫问、汉馆隋宫。
坊径委铜驼,尽绿乱草茸茸。后千秋、且付天工。
龙眠翠,聊守方姚故册,断送龙钟。
忆宣南万念,如雪比僧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