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
子虚失之誇大,太玄文以艰深。
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
子虚失之誇大,太玄文以艰深。
此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杂书卷六言三首(其一)》。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深刻理解与鉴赏。在这里,刘克庄提到了“小雅衰周”,指的是周朝时期的小雅诗篇,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以及人民的情感。
“二南治世之音”则是说这些诗歌承载着古代治世的声音,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描绘。接着,“子虚失之誇大”中的“子虚”,可能指的是《易经》中的一种变化模式,作者认为这种变化过于夸大了某些事物或观念。而“太玄文以艰深”则表达了对《易经·太玄》一类深奥文字的赞赏,这些文字虽然艰涩,但蕴含深邃的哲理。
刘克庄通过这句话,展示了他广博的学识和对古代文化精髓的领悟。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个人才情,更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与发扬。此处,他以小雅衰周为例,既表达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尊重,也透露出对当时文学创作中应有的深刻内涵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君子与义,小人与利;与义日兴,与利日废。
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树恩,尚力树敌。
君子作福,小人作威;作福福至,作威祸随。
君子乐善,小人乐恶;乐恶恶至,乐善善归。
君子好誉,小人好毁;好毁人怒,好誉人喜。
君子思兴,小人思坏;思兴召祥,思坏召怪。
君子好与,小人好求;好与多喜,好求多忧。
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好生道行,好杀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