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年将六十齐,作亭偏爱屋之西。
连床图史孙勤读,四壁棋琴客倦嬉。
鹅鼻峰高松鹤唳,鸡潭波静水禽啼。
向来翠竹江村路,弄月吟风醉不知。
处士年将六十齐,作亭偏爱屋之西。
连床图史孙勤读,四壁棋琴客倦嬉。
鹅鼻峰高松鹤唳,鸡潭波静水禽啼。
向来翠竹江村路,弄月吟风醉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处士在六十岁时,于屋西建造亭子的生活场景。诗中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展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的闲适与欢愉。
首句“处士年将六十齐”,开篇点出人物身份与年龄,处士,古代指隐居不仕的文人,这里以“将”字表达其即将步入六十岁的人生阶段,透露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作亭偏爱屋之西”一句,点明了亭子的位置,位于屋的西侧,暗示此处环境清幽,是享受自然与静思的理想之地。
接下来,“连床图史孙勤读,四壁棋琴客倦嬉”描绘了室内的情景。连床,即并排的床铺,孙勤读,可能指的是子孙或勤奋读书之人,这里通过“连床图史”展现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文化的家庭氛围。四壁棋琴,则是室外的活动,棋琴代表了高雅的娱乐方式,客倦嬉则描绘了客人在疲惫之后,仍能享受游戏的乐趣,体现了生活的悠闲与和谐。
“鹅鼻峰高松鹤唳,鸡潭波静水禽啼”两句,转向室外的自然景观。鹅鼻峰,可能是远处的山峰,松鹤唳,松树下鹤的鸣叫,象征着高洁与长寿;鸡潭,可能是水面平静的湖泊,波静水禽啼,水面上禽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
最后,“向来翠竹江村路,弄月吟风醉不知”总结了整个场景。翠竹江村路,描绘了通往乡村的道路旁,翠竹环绕,充满了生机与诗意。弄月吟风,可能是指在月光下或微风中,人们或漫步或吟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醉不知,既可理解为因沉浸在美景与欢愉之中而忘却时间,也可解读为心灵的满足与愉悦,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处士及其宾客在静安亭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知识的追求,也有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闲适生活的享受,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情操。
一见心都醉。笑偏如、钱塘苏小,乡亲原是。
刚趁酿花天气好,酿出春愁滋味。
称贮向、销金帐里。
记得兰陵曾有个,与卢家、少妇同名字。
荷锸者、为卿死。女儿亭外沽春地。
正江村、美人蛏碧,夫人李紫。
有客金貂初聘得,领略温柔如此。
看捧出、纤纤玉指。
压倒梨花三百辈,只当垆、娇面羞相似。
酣卧也、海棠底。
落拓老兄弟,踪迹共沉浮。
匆匆神虎分袂,江海几经秋。
多少黄金横带,我辈青衫羸马,散荡足风流。
吾试与君语,富贵定难求。鲁陂侧,锦秋岸,◆湖头。
溪山如画,烟波两两钓鱼舟。
辛苦斜风细雨,消受紫莼红蓼,冷淡尔为俦。
努力饮醇酒,身世问沙鸥。
倦游垂老,为东风瘦尽,十年花骨。
翠袖青衫成间阻,久被软红埋没。
银叶轻翻,宝钗重炷,一夜寒灭活。
领头心字,篆香浑未消歇。
不合漫咏春城,漏残听錀,便身羁双阙。
买赋百斤还贳酒,谁念文园病渴。
露却金茎,霜留玉杵,天迥蓝桥阔。
个侬无恙,今番携手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