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宗青眼携子咸,叔夜举白微醺酣。
河内背立若后至,忘言之契迟何嫌。
伶挥毫正颂酒德,秀罢佐锻蒲葵拈。
卿辈意复易败耳,俗物由来有理谈。
嗣宗青眼携子咸,叔夜举白微醺酣。
河内背立若后至,忘言之契迟何嫌。
伶挥毫正颂酒德,秀罢佐锻蒲葵拈。
卿辈意复易败耳,俗物由来有理谈。
此诗描绘了《竹林七贤》的历史场景,以丁观鹏所绘的《竹林七贤图》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七位魏晋名士的风采。
诗中开篇即点出嵇康与阮籍的友情,二人或携子同行,或举杯对饮,微醺之中流露出深厚的情谊。接着描述山涛虽稍晚到达,但其与七贤之间的默契并未因此而生嫌隙,反而增添了这份友谊的深度。刘伶挥毫泼墨,正颂扬着酒德之美;向秀则放下佐酒的工具,手持蒲葵扇,轻松自在。诗人巧妙地将七贤的性格特点与行为举止融入诗句之中,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感慨道,这些文人雅士的情感容易因外界事物而动摇,但正是这种对世俗理性的探讨,更凸显了他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整首诗通过对《竹林七贤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风骨的敬仰之情。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