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閒访隐君,黄叶路斜分。
惊犬知生客,穿篱吠白云。
乘閒访隐君,黄叶路斜分。
惊犬知生客,穿篱吠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的生动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乘閒访隐君”,点明了诗人是在闲暇之时,前往拜访一位隐居的朋友。这里的“閒”字,既指时间上的空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隐君”则形象地描绘出友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次句“黄叶路斜分”,描绘了前往友人家的路上景象。黄叶飘落,铺满了小径,色彩斑斓,与秋天的季节相呼应。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秋意的浓厚,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
接着,“惊犬知生客”,通过一只被突然到来的访客惊动的狗,巧妙地展现了友人家的宁静与隐逸。狗吠声打破了宁静,却也透露出主人对朋友来访的喜悦与期待。
最后,“穿篱吠白云”,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场景。狗不仅吠叫,还穿过篱笆,似乎在追逐着天边的白云。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更寓意着友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探访友人的过程,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馀春去已远,绿水涵新塘。
渐爱树阴密,初迎蕙风凉。
高亭可四望,绕郭青山长。
野色晚更好,岚曛共微茫。
幽怀不可写,雅咏同谁觞。
明月如慰我,开轩送清光。
嗟我久不见韩子,如读古书思古人。
忽然相逢又数日,笑语反不共一樽。
谏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子华笔力天马足,驽骀千百谁可群。
嗟予老钝不自笑,尚欲疾走追其尘。
子华有时高谈骇我听,荣枯万物移秋春。
所以不见令我思,见之如饮玉醴醇。
叩门下马忽来别,高帆得风披飞云。
离怀有酒不及写,别后慰我寓于文。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
几驿秦亭尽,千山蜀鸟啼。
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
向阙应东望,云深陇树迷。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
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
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
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