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何稠,论心日已偷。
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
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
非关畏黻冕,无责易身修。
世事一何稠,论心日已偷。
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
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
非关畏黻冕,无责易身修。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世事一何稠”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复杂的感慨,而“论心日已偷”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时光易逝的无奈。
接着,“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一句,诗人似乎在自嘲,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古人的高标准,被当代的人所轻视,这也反映了他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严苛要求。
“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则表明诗人对于退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询问关于耕种之事,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满足。
最后,“非关畏黻冕,无责易身修”显示了诗人的清醒认识,他并不因为外界的讥评而感到畏惧,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提升。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