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得还山御赐诗,一生风致后人知。
如何杜镐陪恩宴,只诵移文不属辞。
收得还山御赐诗,一生风致后人知。
如何杜镐陪恩宴,只诵移文不属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咏史四首(其四)种放》中的第四首,通过描绘种放收得还山御赐之诗的情景,展现了种放一生的风骨与后世的赞誉。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以杜镐在恩宴上只诵读移文而不属辞的举动,反衬出种放的高洁与不同流俗的品质。
“收得还山御赐诗,一生风致后人知。” 开篇即点明主题,种放得到了皇帝赐予的诗,这不仅是对他的肯定,也预示着他一生的风骨将被后人铭记。这里的“风致”不仅指外在的风貌,更包含了内在的品格和精神追求,暗示了种放不同于常人的高尚情操。
“如何杜镐陪恩宴,只诵移文不属辞。” 后两句则通过杜镐在恩宴上的行为进行对比。杜镐在宴会上只诵读移文,而没有创作新的诗句,这种行为或许是为了迎合某种场合或人物的需要,显得不够真诚或独特。相比之下,种放所获得的御赐诗,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对其人格和作品的认可,体现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不仅赞扬了种放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强调了真挚情感和独特见解的重要性。苏葵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种放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风气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