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辱国卖丛祠,钟步诸坊卷酒旗。
村里山农语音好,孔方兄已赦鹅儿。
半山辱国卖丛祠,钟步诸坊卷酒旗。
村里山农语音好,孔方兄已赦鹅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景象。"半山辱国卖丛祠,钟步诸坊卷酒旗"一句,通过对山中古庙废弃、钟鼓声音不再及各类市集酒旗被收起的情形描写,传递出一种时间静止、世事淡漠的氛围。这里的"辱国"可能指的是过去某个时期或事件,而"丛祠"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这些词汇都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沉淀感。
接着,"村里山农语音好"一句,则描绘了乡间田园之美与人们和谐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语音好"不仅指声音悦耳,更含有言谈举止、文化品位等方面都很上乘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宁静环境中的民风民俗的赞赏。
最后一句"孔方兄已赦鹅儿"中,"孔方兄"可能是指某个具体人物,而"赦鹅儿"则是一种释放或者饶恕的行为。这句话在这里有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宽容和对自然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衬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与田园宁静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感受和态度,流露出一股淡定超脱的情怀。
我家细湖上,桃根夹岸栽。
日昨解维时,正及满堤开。
一为饥火驱,胜游动辄乖。
娇免惜我别,花下几徘徊。
连朝恶风雨,万红总尘埋。
故人喜我至,软脚斟新醅。
方知是寒食,禁烟冻厨斋。
为言甘墩游,惜未吾子偕。
有诗宛如花,春思与墨谐。
人生曾几何,陆陆困黄埃。
明朝定晴霁,新诗尚可怀。
且共扁舟去,扶醉六桥来。
朝发辞谢埭,夕驾指秦邮。
漭漭万波涌,渺渺孤城浮。
渔网苇上来,估帆烟际收。
牛衣挂疏木,雁户沿寒流。
何必巢卫幕,始用怀杞忧。
君挟贾让策,能令支祁愁。
桃花绝春涨,瓠子归北流。
庶知东阁下,乃有济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