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妹·其一》
《送妹·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翩翩东海燕,衔彼棠棣华。

我生鲜兄弟,乡闾尝咨嗟。

令妹圭璋姿,教诲荷亲慈。

采桑提玉筐,织素呜春机。

纤纤彼女手,朝夕供甘肥。

青春日载阳,雎鸠差池飞。

家贫不终养,临别泪涟而。

虞舜耕历山,伯瑜披綵衣。

嗟予弃人爵,与亲聊餔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妹》组诗之一,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妹妹的深厚情感和离别的哀愁。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纽带以及对亲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翩翩东海燕,衔彼棠棣华”以燕子衔花的生动画面开篇,象征着妹妹如同燕子一般,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伤感。接下来的“我生鲜兄弟,乡闾尝咨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没有兄弟的感慨,以及在乡间邻里间的叹息,为后文的离别渲染了更为浓厚的情感氛围。

“令妹圭璋姿,教诲荷亲慈”赞美妹妹的美德与教养,以及父母对其的关爱与教导,强调了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接着,“采桑提玉筐,织素鸣春机”描绘了妹妹勤劳的生活场景,通过这些日常细节,展现了她对家庭的贡献和对生活的热爱。

“纤纤彼女手,朝夕供甘肥”进一步赞美妹妹的手巧与勤勉,她不仅能够提供家庭所需的食物,还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细致照顾。这一段充满了对妹妹的感激与爱意。

“青春日载阳,雎鸠差池飞”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美好,同时也预示着妹妹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如同飞鸟般自由翱翔。

最后,“家贫不终养,临别泪涟而”表达了诗人对妹妹因家庭贫困无法终老于家中的遗憾与不舍,以及离别时的泪水,将情感推向高潮。而“虞舜耕历山,伯瑜披綵衣”则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对妹妹美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妹妹的深厚情感和对离别的哀愁,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读伯氏长江万里集题后

《禹贡》导江自岷山,西来一气苍莽间。

荆门郢树瞬息至,直下万里东吴船。

客程计日不辞远,两岸猿声枫柏晚。

侧身西望一怀归,巫峡迢迢在天半。

乘兴还为吴会吟,烟花三月愁春心。

莫恋东南照初日,高歌西北云沈沈。

(0)

十一月十四日夜

梦回何处觅慈亲,白发萧条想像真。

貌瘦应知缘疾久,心伤仍是为家贫。

空悲霜露魂千古,虚掇科名子四人。

五鼎三牲何所益,难从泉下问前因。

(0)

游山寺

山根雨气愁冥冥,山上日落石气青。

何年荒客结茅屋,已垦辣田成畦町。

鸭脚声乾疑吠蛤,殿头佛烬县秋萤。

老僧茶瓜喜客至,更要九月锄茯苓。

(0)

过旧家池馆

坡陀残照旧东冈,萧管无声竹树荒。

两部乱蛙喧曲榭,一钩新月浸方塘。

田文客去闲鸡犬,王氏儿从缀凤凰。

却向西风频洒泪,殷勤莫坠紫罗囊。

(0)

感遇·其二

曲逆不盗嫂,塞侯不窃金。

数奇值谗口,颇疑天下心。

人生非木石,岂免多故侵。

文侯封谤书,千载悲知音。

(0)

中秋前五日刘绳庵廷尉移寓奉柬·其一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

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管弦近接扶风帐,书卷长亲太乙藜。

茶臼笔床随处好,当头明月待新题。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