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绿竹阁》
《绿竹阁》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草木尽改色,孤标绿正繁。

曳云扶劲节,攲石护盘根。

静者宜投迹,高人时避喧。

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绿zhú
sòng / xùn

cǎojìngǎibiāo绿zhèngfán

xièyúnjìnjiéshípángēn

jìngzhětóugāorénshíxuān

suìhánsōngbǎigòngzàiliángyuán

注释
草木:指代自然界的植物。
孤标:形容独特出众。
绿:绿色。
正繁:非常茂盛。
曳云:枝叶摇曳像拖动云彩。
劲节:坚韧的节操。
攲石:倾斜的石头。
盘根:树根盘绕。
静者:指安静、沉静的人。
投迹:投身、隐居。
高人:品格高尚的人。
避喧:避开喧闹。
岁寒:寒冬时节。
松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
梁园:古代名园,这里泛指富贵繁华之地。
翻译
草木都换上了新颜色,唯有孤零零的绿色更加繁茂。
枝叶如云般托起坚韧的枝干,根部倚着石头保护着深深的盘旋。
沉静的人适合在此隐居,高尚的人有时也会选择避开喧嚣。
寒冬时节,松柏依然并肩,又何需一定要在繁华的梁园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林风光图,通过对草木变色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万象更新。"孤标绿正繁"中的"孤标"指的是竹子,它们在秋天依然郁郁葱葱,保持着自己的绿色,这种生命力令人赞叹。而"曳云扶劲节"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姿态,仿佛它们在云雾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竹子的柔美,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

"攲石护盘根"更是展示了竹子生长于险峻之地,却依旧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被外界所动摇。这里的"攲"字用得妙,形象地表达了竹子与岩石相依相伴的关系。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引导读者去寻找一处静谧之地,以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静者宜投迹"强调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高人时避喧"则提醒我们在喧嚣纷扰中应当像那些高洁的人物一样,懂得选择适当的时候抽身而退。

最后两句"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通过对比常绿的松柏与特定地点(梁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时节和空间限制的生命哲学。即使是在严寒的季节里,只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没有必要局限于某一个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次宋省斋七夕雨

自笑生来作么为,百无一解太痴愚。
今宵欲觅天孙巧,未审天孙乞我无。

(0)

次姚舍人二首

斜岸乌纱落魄裘,得宽閒处且悠悠。
任渠名利浓於酒,雇我情怀淡似秋。
黄菊苍松陶令宅,清风明月庾公楼。
翻思二老今何在,景物依然恼客愁。

(0)

次韵凌义山二首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灵老逋林。

(0)

饯康侯二首

报政三年满,还容借寇么。
丝纶来帝幄,褚夸蔼民歌。
遗爱棠阴茂,留传锦句多。
苍生今有待,霖雨早滂沱。

(0)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

疎影横斜水清浅,冰容不比寻常见。
若非采石谪仙魂,定是汨罗骚客面。
鹤膝枝低俯镜奁,鸭头波静澄江练。
凭谁说与老孤山,敢续君诗君莫厌。

(0)

省斋寄诗用韵走笔以谢二首

每思分袂岁寒天,又见荷钱贴水圆。
月落梁间清夜后,云生江上晚风前。
题诗趼纸无由达,结梦花屏又复还。
会晤未龟空怅恨,何时握手共欢然。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