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伯修中丞东巡歌十首·其三》
《万伯修中丞东巡歌十首·其三》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平倭望海说刘江,闽越新传戚继光。

底似中丞文武略,弯弧飞檄到扶桑。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万伯修中丞东巡歌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赞美了万伯修中丞在东巡时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才能,特别是他平定倭寇、望海远眺的壮举,以及与戚继光将军并提,显示了其在文武双全方面的杰出成就。

“平倭望海说刘江”,开篇即以“平倭”为主题,点明了万伯修中丞的主要功绩——平息倭寇之乱。这里的“刘江”可能是指刘家港或类似地名,暗示了平倭战役的重要地点。接着,“闽越新传戚继光”一句,将万伯修与戚继光相提并论,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此处通过新传戚继光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万伯修在平倭行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底似中丞文武略”,这一句是对万伯修中丞的全面评价,指出他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还具备文治的才能。这里的“中丞”是古代官职名称,常指地方长官或监察官员,用在此处形容万伯修的多才多艺和治理能力。

“弯弧飞檄到扶桑”则是对万伯修中丞行动力和影响力的生动描绘。弯弧代表了他的军事行动,飞檄则象征着迅速而有效的行政命令,将这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示了他在处理事务时的高效和果敢。扶桑在这里指的是日本,表明他的行动不仅限于国内,还远及海外,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视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伯修中丞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其在军事、文治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在平定倭寇、维护国家安宁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赞扬和敬仰。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台阳八景

孤城日暮凝寒,整棹归人影乱。

六年还往其间,几见渡头催唤。

(0)

巡社纪事

凌晨赴茄藤,绕社乔木古。

宿鸟鸣高枝,疏花缀深圃。

番众拥我前,衣被半蓝缕。

升堂细咨询,一一诉贫苦。

众番叩头说,番愚为人侮。

我谓番本愚,圣朝所安抚。

谁欤或侮之,我能为尔剖。

慎勿学奸刁,贫苦乃自取。

老番共点头,少番首亦俯。

开道至再三,不觉日亭午。

(0)

闻余初度诸生有欲以文寿者赋长句辞之

知非未敢语吾曹,绛帐年来感二毛。

式谷犹应惭蜾蠃,投纶窃欲避阳鱎。

暮春谁识弦中趣,深雪可知门外高。

但愿诸生娴礼乐,他年池上看挥毫。

(0)

台江杂咏·其十二

贝多篱畔雪如堆,又见优昙花信催。

不向中原争艳去,却依荒岛避人来。

求仙敢问长生事,化俗还期治世才。

寄语海南勾漏令,丹砂莫载䑩船回。

(0)

酬施主政沄舫次韵

绛帐传经二十春,茫茫瀛海属前尘。

偶谈故里遗黎在,重到他乡父执亲。

竹寺千秋留韵事,桔园万首寄天真。

刺桐城里相逢处,昔日诸生剩几人。

旧游星散海东天,晋水江干狎钓船。

鲲岛风流诗鼻祖,闽山活泼地行仙。

伤时庾信怀乡思,问字侯芭结夙缘。

遗集林高成雅贽,先生青眼肯垂怜。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九十七

好是风和景物妍,野花盘髻胜金钿。

乍闻笑语来天半,番女轻盈戏渺绵。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