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头雨歇夕阳低,漠漠寒云入望迷。
岂是烽烟难净尽,过江时有杜鹃啼。
津头雨歇夕阳低,漠漠寒云入望迷。
岂是烽烟难净尽,过江时有杜鹃啼。
此诗描绘了一幅天津傍晚雨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津头雨歇夕阳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雨后天津码头的宁静,夕阳低垂,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次句“漠漠寒云入望迷”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朦胧感,寒云笼罩,视线模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下来,“岂是烽烟难净尽”一句,看似在描述战争的痕迹难以彻底消除,实则暗含对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感慨。烽烟代表过往的战争与动荡,难以抹去的历史印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深刻。最后,“过江时有杜鹃啼”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收尾,杜鹃啼声凄厉,常被用来比喻哀怨或离愁别绪,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情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津傍晚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