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明卿·其一》
《答明卿·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广柳车旁过暮春,五陵斜日见孤臣。

吞声对陨千秋泪,把臂惊存万死身。

虚有风雷归汗漫,敢期沧海变逡巡。

西来倘问平原馆,国士于今定几人。

(0)
鉴赏

这首诗《答明卿(其一)》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暮春时节广柳车旁的景象,以及五陵斜日下孤独臣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广柳车旁过暮春,五陵斜日见孤臣”以广柳车为背景,暮春时节,夕阳斜照在五陵之上,映衬出一位孤独的臣子形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颔联“吞声对陨千秋泪,把臂惊存万死身”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时,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吞声,表示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陨泪,象征着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深切哀悼;把臂,暗示与历史人物的共鸣或对未来的担忧;惊存,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不可预知性的警醒。

颈联“虚有风雷归汗漫,敢期沧海变逡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风雷归汗漫,比喻历史的变迁如同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无法控制;不敢期待沧海变逡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历史进程的无力感和对现状的无奈接受。

尾联“西来倘问平原馆,国士于今定几人”以假设的问答形式收束全诗,引出了对人才流失和国士难寻的忧虑。平原馆,古代接待文士的场所,这里借指人才聚集之地;国士,指国家的杰出人才。这一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社会人才稀缺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人才辈出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反思意义。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呈潘潭州十首·其六

犯雪渠乘访戴舟,不逢安道便归休。

我今一月春风里,纵复回舟匪浪游。

(0)

即事呈斯远三首·其二

去却蔫花意转新,是知疏密总宜人。

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

(0)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其六

误笔犹能作牸牛,信知书画本同流。

不惟下笔苏仙似,更似斯人不可求。

(0)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其七

晓雨濛濛山欲空,少晴还觉练摇风。

扁舟十日夫何事,只有看山不负公。

(0)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其二

过了矶头尚有湋,长江万里此为稀。

怅予何可数乘此,宜尔山禽频劝归。

(0)

江天暮雪

超绝柳州句,粗疏郑谷诗。

扁舟钓台下,曾见雪初时。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