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三应箭锋拄,不呼不应全体露。
汝从雪窦到灵山,步步蹋著无差互。
三呼三应箭锋拄,不呼不应全体露。
汝从雪窦到灵山,步步蹋著无差互。
这首诗名为《见侍者求语》,是宋代僧人释亮的作品。诗中以箭比喻禅悟的过程,"三呼三应箭锋拄"形象地描绘了通过反复提问和回答,逐渐深入禅境,犹如箭矢直指核心。"不呼不应全体露"则意味着在恰当的引导下,禅者的内心真理得以显现。诗人进一步强调侍者的修行路径,从"雪窦"(佛教名刹)到"灵山"(象征佛国净土),每一步都精准无误,步步踏实。整首诗寓含禅修的智慧与修行者的坚定,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顿悟的特点。
山东河南山陜西,率称得雨新耕齐。
畿辅今春似江国,英英每见生云凄。
翻成惧雨实未雨,私心额庆堪兴犁。
常年设遇报雨足,斯弗雨为愁蹙眉。
而今喜彼沾膏泽,复幸春霖乃逭兹。
人情无定有若此,吾犹未免何怪其。
诚因去岁被霖潦,沮洳待涸东作时。
嗟予调幕乏良术,慰以为愧触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