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凌歊台六首·其五》
《凌歊台六首·其五》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百尺台前万顷宽,风烟缥缈隔尘寰。

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与楚山。

景物宛如图画里,星河祇在户庭间。

登临莫作悲秋意,且对黄花一解颜。

(0)
翻译
百尺高台前视野开阔无边,轻烟薄雾如梦似幻隔绝凡尘。
天空映照在江水和湖面上,云彩轻轻掠过淮河和楚地的山峦。
眼前的景色仿佛画卷一般,星辰银河近在眼前宛如庭院。
登高望远不要有悲秋之情,且欣赏金黄菊花以舒展容颜。
注释
百尺:形容台子很高。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风烟缥缈:形容景色朦胧,如梦幻般。
尘寰:指人间世界。
天浮江水:形容天空倒映在江面上。
云抹:云彩轻轻擦过。
景物宛如图画:景色美丽得像画一样。
登临:登高眺望。
悲秋:秋天常引人感伤的情绪。
黄花:指菊花,秋季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百尺高台前广阔的景色宛如图画。诗人通过对风光、水景和山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美丽。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星河似乎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体现出诗人对于物我两忘的追求。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和想象,将宏大的景色与微小的人事对照,使得景物更加生动,也凸显了人的渺小。语言上则运用了“缥缈”、“兼”、“抹”等词汇,增添了一种淡远和柔美的意境。

整首诗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悲秋之情,但在最后一句中却流露出一丝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黄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面对这样的自然美景和生命真谛,却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以一种豁达的心境去接受和领悟这一切。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夜半乐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念解佩、轻盈在何处。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空望极、回首斜阳暮。叹浪萍风梗知何去。

(0)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捲绣帘。

(0)

西江月·其五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0)

竹?

野人献竹?,腰腹大如盎。自言道旁得,采不费罝网。

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

两牙虽有馀,四足仅能仿。

逢人自惊蹶,闷若儿脱襁。

念此微陋质,刀几安足枉。

就擒太仓卒,羞愧不能飨。

南山有孤熊,择兽行舐掌。

(0)

东西船行

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

西船见笑苦迟钝,汗流撑折百张篙。

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

(0)

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水西船,山北酒,多为买春去。

事与云消,飞过旧时雨。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

正延伫。乱花浑不知名,娇小未成语。

短棹轻装,逢迎段桥路。

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