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台前万顷宽,风烟缥缈隔尘寰。
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与楚山。
景物宛如图画里,星河祇在户庭间。
登临莫作悲秋意,且对黄花一解颜。
百尺台前万顷宽,风烟缥缈隔尘寰。
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与楚山。
景物宛如图画里,星河祇在户庭间。
登临莫作悲秋意,且对黄花一解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百尺高台前广阔的景色宛如图画。诗人通过对风光、水景和山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美丽。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星河似乎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体现出诗人对于物我两忘的追求。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和想象,将宏大的景色与微小的人事对照,使得景物更加生动,也凸显了人的渺小。语言上则运用了“缥缈”、“兼”、“抹”等词汇,增添了一种淡远和柔美的意境。
整首诗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悲秋之情,但在最后一句中却流露出一丝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黄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面对这样的自然美景和生命真谛,却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以一种豁达的心境去接受和领悟这一切。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念解佩、轻盈在何处。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空望极、回首斜阳暮。叹浪萍风梗知何去。
水西船,山北酒,多为买春去。
事与云消,飞过旧时雨。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
正延伫。乱花浑不知名,娇小未成语。
短棹轻装,逢迎段桥路。
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