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七》
《录别·其七》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

游子工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

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

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清晨匆忙出行的情景,充满了对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时间的紧迫,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游子工早行,起问夜何其”,通过游子的动作和疑问,直接点明了主题——早行。这不仅展现了游子的勤劳,也透露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未知的担忧。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游子离家远行的艰难,他不仅要面对物质上的匮乏(渴与饥),还要独自面对旅途中的孤独和挑战。接下来的“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形象地描述了路途中的困难,蒺藜刺破鞋底,严霜侵袭肌肤,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旅途中所面临的实际困境。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则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游子在离别之际,或许还正值壮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将情感推向高潮。游子选择投身战场,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国家和理想。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泪水也无法停止,这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控诉,也是对生命脆弱的哀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在外奔波的艰辛、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楚江秋泛为吴子赋

有客欲登黄鹤楼,挂帆十月辞杨州。

潇湘月落洞庭晚,巫峡猿啼云梦秋。

揽胜定寻赤壁垒,浩歌常傍白蘋洲。

杜陵李白风流在,送尔扁舟汗漫游。

(0)

九日感兴次元遗山九日读书用陶靖节原韵·其一

我昔游楚湘,登高岳麓边。

红颜映绿水,青娥在楼船。

笑掷黄金杯,醽醁来如泉。

纤纤弄花枝,令姿相比妍。

娇歌飏轻飙,长裾舞翩翩。

我醉浑欲颓,唫肩倚群仙。

青衿同游生,况复美少年。

白眼一粟馀,其气凌苍天。

(0)

咏白莲七首·其二

水面无花白似莲,玉盘擎处露娟娟。

个般清韵孤标格,肯学漫山桃李妍。

(0)

陇头水

陇头水,呜咽鸣。行人听,断肠声。陇头水,鸣呜咽。

行人泪,眼中血。月薄塞云低,行人到此心伤悲。

世间万水东流去,陇水分流独向西。

(0)

又雨

蚤见云开日,依然雨接云。

兰兰香并减,燕燕湿为群。

矫首天如压,酣眠昼不分。

空阶滴陷处,尽遣梦中闻。

(0)

清平乐.冷红阁醉题

花枝倦拗。红阵和愁扫。帘外扶妆人俏俏。

镜槛瞥逢一笑。湘帏乍揭冰绡。近身花气如潮。

凉到一眉春月,梦痕绿上芭蕉。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