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
《渡江》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仪真北上念三年,又上江南济渡船。

清晓登舻望京国,钟山彷佛翠云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瑄在明王朝时期,从北方的仪真前往江南时的渡江情景与内心感受。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句“仪真北上念三年”,点明了诗人自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历经三年之久,表达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接着,“又上江南济渡船”一句,描述了到达目的地后,再次乘坐渡船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江南地区有其他行程或目的。

“清晓登舻望京国”中的“清晓”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而“登舻”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登上船只的情景。“望京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指当时的明朝首都南京)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江南,心中仍牵挂着京城的家国。

最后一句“钟山彷佛翠云连”将目光转向了眼前的景色。钟山,即南京的紫金山,以其苍翠的山色闻名。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翠云连”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连绵不绝,仿佛是层层叠叠的翠绿云彩,既展现了自然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跨越千里的旅程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沿途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仆在会稽泛舟至剡中是时雪迟梅子烟外万枝夹岸幽香不断盖非人间世也友人廉宣仲在四明闻之作子猷访戴图见寄作长短句谢之仍书四绝句于图后·其三

山回水转碧玲珑,月在群山四合中。

香满一船梅胜雪,休誇访戴画屏风。

(0)

寄蒋季庄

桃花水起问行舟,时不能留迹自留。

何有声名呼子慎,傥能饥渴念之罘。

前车或向中涂废,古井难持短绠求。

闻说下帷书已就,愿从繁露识春秋。

(0)

句·其一

鸡犬数声云一坞,春阳桃李渺成蹊。

(0)

秋莺歌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

饥鸾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0)

和冯中允炉边偶作

谁为东君掌青律,故将春日连人日。

春日雨丝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慄慄。

雨雪寒暖苦不同,可比交情去就中。

仲咸拥炉发歌咏,古风激破浇漓风。

人情离合古来有,召公初亦疑周公。

汾阳临淮本雠隙,一旦分兵若亲戚。

四公翻覆人不讥,各各操心为邦国。

此外诪张多为己,反掌背面如千里。

张耳陈馀不忍言,魏其武安何足齿。

我爱中庸君子心,心与人交淡如水。

别有人间势利徒,一去一就随荣枯。

西汉董贤方佞倖,孔光迎拜卑如奴。

是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

有唐力士夫人死,朝士执丧如丧妣。

是时李白放江边,憔悴无人供酒钱。

小人之性何所似,真如蜂蝶并蝼蚁。

寻春逐臭苟朝昏,岂顾松篁与兰茝。

重君誓心一何极,涧底松兮陵上柏。

涧松陵柏有朽时,我约君心无改易。

(0)

寄宁陵陈长官

吏隐宁陵县,琴堂枕古河。

家山隔江远,风雨过船多。

假日亲寻药,公庭自种莎。

相逢如旧识,执手动劳歌。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