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宁陵陈长官》
《寄宁陵陈长官》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吏隐宁陵县,琴堂枕古河。

家山隔江远,风雨过船多。

假日亲寻药,公庭自种莎。

相逢如旧识,执手动劳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ínglíngchénchángguān
sòng / wángchēng

yǐnnínglíngxiànqíntángzhěn

jiāshānjiāngyuǎnfēngguòchuánduō

jiǎqīnxúnyàogōngtíngzhǒngshā

xiāngféngjiùshízhíshǒudòngláo

翻译
官吏隐居在宁陵县,居住的地方靠着古老的河。
家乡被江水阻隔遥远,风雨中渡船频繁经过。
在假期里亲自寻找草药,衙门里亲手种植莎草。
遇见旧识如同故人重逢,握手唱歌表达深深的情谊。
注释
吏隐:官吏隐居。
宁陵县:地名。
琴堂:有琴的堂屋。
枕:靠着。
古河:古老的河流。
家山:故乡。
隔江远:被江水隔得很远。
风雨:风雨天气。
过船多:渡船频繁。
假日:休假的日子。
寻药:寻找草药。
公庭:官署庭院。
自种莎:自己种植莎草。
相逢:相遇。
如旧识:像老朋友一样。
执手:握手。
动劳歌:唱歌以示慰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创作的《寄宁陵陈长官》。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通过书信表达思念之情的情景。

“吏隐宁陵县,琴堂枕古河。”两句描写了朋友陈长官在宁陵县担任地方官吏,自己则住在一座名为琴堂的地方,靠近古老的河流。这里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孤寂的情境。

“家山隔江远,风雨过船多。”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地理距离和自然条件的阻隔,家乡山川在遥远的彼岸,两地间的交通也不便利,常有风雨影响行程。这样的描述增添了一份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假日亲寻药,公庭自种莎。”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在闲暇时光会亲手去寻找草药,同时在官舍的庭院内自己种植着野草。这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

“相逢如旧识,执手动劳歌。”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陈长官重逢时的情景,那时他们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亲密无间,握手之间不禁唱起了歌谣。这份情感的流露,是对彼此深厚情谊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王禹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这种复杂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送李安之建安

绿槐宫树一蝉声,歧路相看万里情。

对酒谩因愁远别,临流还可濯长缨。

孤帆夜火洲边驿,澹月疏星柳外城。

遥想溪山更乘兴,閒居独羡子云名。

(0)

寄郑二宣

旅憩高吟送晓钟,深怀野客寄行踪。

南登远道凭归雁,旧隐空山忆卧龙。

萝桂同心愁独住,莺花异日兴偏慵。

遥知别去多词赋,料得颠书也独攻。

(0)

首春同周大登冲天台有怀王六彻郑二宣黄一玄林六敏

云物苍凉拂曙开,望春吟倚最高台。

烟和绿野宜歌鸟,雪彻青林尚吐梅。

酒伴分携龙剑去,山人招隐鹤书来。

升沈荣辱何须问,且纵芳樽坐石苔。

(0)

陈八参军

露饮梅天雪霁时,不堪南望思凄其。

五劳有病仍耽酒,七步何才敢咏诗。

岐路分携愁落叶,家林欢会忆连枝。

自惭放逐归来晚,那得鸣镳到凤池。

(0)

题凭高送远图

高丘晴见海,送别一登临。

落日扁舟去,秋风万里心。

江枫寒堕叶,山店静闻砧。

行矣无馀物,随君有鹤琴。

(0)

次张来仪金华山居图韵

闻说山中路,经年断客行。

山人理归屐,莫遣绿苔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