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安之建安》
《送李安之建安》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绿槐宫树一蝉声,歧路相看万里情。

对酒谩因愁远别,临流还可濯长缨。

孤帆夜火洲边驿,澹月疏星柳外城。

遥想溪山更乘兴,閒居独羡子云名。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鸿的《送李安之建安》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绿槐宫树一蝉声,歧路相看万里情”,以夏日绿槐树下的蝉鸣起笔,渲染出离别的哀愁氛围,同时借“宫树”暗示送别的庄重与不舍。接着“歧路相看万里情”,将离别之情推向远方,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路途遥远的担忧和牵挂。

颔联“对酒谩因愁远别,临流还可濯长缨”,写送别时的情景,饮酒以解离愁,却徒增忧伤;临水之际,仿佛能洗涤心中的烦忧,但实际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濯长缨”暗喻清除烦恼,但现实中的离愁别绪却难以消除。

颈联“孤帆夜火洲边驿,澹月疏星柳外城”,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情景。孤舟在夜晚的河面上航行,火光映照在洲边,月色清淡,星星稀疏,远处的城市在柳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这一景象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遥想溪山更乘兴,闲居独羡子云名”,想象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或许会遇到令他兴致勃勃的风景,而自己则在闲居中羡慕着友人的经历与成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好奇,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感慨。林鸿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将这些情感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秋柳八首·其六

寥落江头冷翠微,曙烟不碍众星稀。

凄凉半入胡儿笛,掩映偏横织女机。

素手折腰空试舞,轻绡减带不胜衣。

风流回首当年地,白雁霜天尚未归。

(0)

红梅·其二

横参宿羽月当天,未到罗浮便巳仙。

斜缀小钗过赤凤,徐弹流雪引朱弦。

凝冰暗湿灵芸泪,点珀春生獭髓妍。

没骨胭脂写花影,绯绫烛下地衣前。

(0)

风兰

香草罗娑网户看,不须种玉楚江干。

移来棐几云根湿,挂傍疏帘竹影残。

作佩萧萧吹带绿,鸣琴瑟瑟入松寒。

月明悬向床头卧,一夜清芬枕簟宽。

(0)

五色鸡冠

祝翁仙窟庆云多,绮缋连丛出锦窝。

文错子安飞后檄,色分吴苑斗时坡。

般般五凤扶冠下,叶叶灵禽吐绶过。

倒磔奇毛成杂组,树巅弄采影婆娑。

(0)

雁来红

秋入閒阶物色奇,轻红忽见雁来时。

未霜乌臼惊欢变,无路榆关恨信迟。

才子多情看写叶,佳人啼箸有颦眉。

西风莫畏朱颜老,潦落空怜宋玉悲。

(0)

犯相滥诗

玉绳耿长汉,金波丽碧空。

星光暗云里,月影碎帘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