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春同周大登冲天台有怀王六彻郑二宣黄一玄林六敏》
《首春同周大登冲天台有怀王六彻郑二宣黄一玄林六敏》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云物苍凉拂曙开,望春吟倚最高台。

烟和绿野宜歌鸟,雪彻青林尚吐梅。

酒伴分携龙剑去,山人招隐鹤书来。

升沈荣辱何须问,且纵芳樽坐石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初春时节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云物苍凉拂曙开”描绘了清晨时分,云雾渐散,曙光初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望春吟倚最高台”点明了活动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烟和绿野宜歌鸟,雪彻青林尚吐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绿野上空弥漫着轻烟,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鸟儿在和煦的阳光下欢快地歌唱,梅树在白雪覆盖的青林中依然绽放,展现出春天独有的生命力和美丽。

“酒伴分携龙剑去,山人招隐鹤书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离别与重逢的情感。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似乎带着某种使命或追求离开了,而山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他隐士)通过“鹤书”(借指书信)邀请他回归,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升沉荣辱何须问,且纵芳樽坐石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起伏、荣辱得失都不必过分在意,重要的是享受当下,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人选择在石苔上饮酒,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展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送人之行在

歌断阳关奏暮笳,东风吹客向京华。

三更舟度淞江月,一路春连上苑花。

地逼星辰黄道近,山环宫殿紫云斜。

兹游归计须宜早,莫遣相思梦绕家。

(0)

句·其二

困雨葵心终向日,随风柳絮慢漫天。

(0)

首夏幽居

一枕薰风一架书,幽居景物尽堪娱。

孤云依石自舒卷,小雨酿梅时有无。

粗识古今知得丧,细看草木验荣枯。

诗边剩喜多生意,门外新塘长细蒲。

(0)

记梦

刚风吹翠冰,倒景浮玄枢。

萧台万八千,上有真仙居。

冰绡絅清气,宝笈龛琼书。

至人青瑶冠,风动云霞裾。

顾我一笑粲,勺以青琳腴。

泠冷彻昆崙,肝鬲生明珠。

玉童发清谣,引鹤开金铺。

授我碧露笺,字字如琼琚。

跽受九拜起,云气随捲舒。

灵文眩五色,奥语探皇初。

青高不可极,玄晤常集虚。

玉苗日茂茂,珠蕊春如如。

天妙不费言,悟解超仙衢。

飞楼入紫翠,笑语多天姝。

驯龙耕玉田,小凤扶金车。

香满十二帘,春动红流苏。

脩栏瞰云雨,黄道通清都。

忆昔游五城,十载才须臾。

正坐一念差,不觉秋尘污。

华池涤凡髓,重佩三元符。

凛凛不可留,欲去还踟蹰。

仰天发长啸,万窍皆笙竽。

约我更百年,来此骑鲸鱼。

(0)

是日因游春谷园池复以所分题五平韵赋六言五首·其三

沉香亭木芍药,玄都观碧桃花。

幽事偏供吟屐,好春多在侯家。

(0)

种花五言

花发一朝喜,花落一夕愁。

不如不种花,不喜亦不忧。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