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
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
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
忽见南来雁,乡心相逐飞。
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
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
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
忽见南来雁,乡心相逐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社日时节经过东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乡愁之情。
首联“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诗人以旅途中的艰辛自喻,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长途跋涉,饮食简陋,无人能为他更换春衣,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凄凉。
颔联“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描绘了一幅乡村春日傍晚的画面。榆社的人们刚刚散去,燕子已经归巢。这一景象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对家乡温馨场景的怀念。
颈联“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河流经过岸边,似乎断了联系,田间的树木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寂寥的氛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尾联“忽见南来雁,乡心相逐飞”,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突然看见南飞的大雁,不禁触动了心中的思乡之情,仿佛大雁也带着他的乡愁一同飞翔。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那份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乡温暖回忆的深深眷恋。
形体本天赋,全生无少缺。
去冬婴祸罹,一眚肆微孽。
药石岂不良,终焉左其眜。
譬彼阳光微,有星俄尔孛。
子虽我寓形,自来相附结。
如何视得丧,曾不致悲说。
将非坐斯累,乃与子乖别。
恝然如无情,默尔斯结舌。
子应徇世情,盛衰因改节。
有情与无情,毕竟同归灭。
慷慨奏清谣,轻云蔽明月。
我生非孕育,因君试经营。
形神日相向,如影长随身。
君惟昩调燮,气淫斯疾臻。
胡为不自省,乃独尤我云。
我不与君厚,举世谁复亲。
改节或他人,匪为我与君。
我虽具形似,生而无性情。
休戚殊不知,是非安得言。
病目固为患,未足伤君生。
励志苟不衰,存贤没称神。
废视传春秋,圣门名素臣。
视日能不瞬,亡宋实斯人。
乃知善与恶,岂由盲不盲。
君其务自勖,我亦同令名。
《余自病目閒居寡欢丁未岁初度试展余真命酒相对嗟岁月之不留悼面目之非旧因戏为问答以自释焉》【明·史鉴】形体本天赋,全生无少缺。去冬婴祸罹,一眚肆微孽。药石岂不良,终焉左其眜。譬彼阳光微,有星俄尔孛。子虽我寓形,自来相附结。如何视得丧,曾不致悲说。将非坐斯累,乃与子乖别。恝然如无情,默尔斯结舌。子应徇世情,盛衰因改节。有情与无情,毕竟同归灭。慷慨奏清谣,轻云蔽明月。我生非孕育,因君试经营。形神日相向,如影长随身。君惟昩调燮,气淫斯疾臻。胡为不自省,乃独尤我云。我不与君厚,举世谁复亲。改节或他人,匪为我与君。我虽具形似,生而无性情。休戚殊不知,是非安得言。病目固为患,未足伤君生。励志苟不衰,存贤没称神。废视传春秋,圣门名素臣。视日能不瞬,亡宋实斯人。乃知善与恶,岂由盲不盲。君其务自勖,我亦同令名。
https://shici.929r.com/shici/SSVU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