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之洞联》
《挽张之洞联》全文
清 / 徐绍(日+冉)   形式: 对联

学问政治,荷圣朝眷遇维隆,定国计于仓皇,正人心于末路,比岁来事变迭乘,臣力已殚、臣年已老;

下吏寒儒,皆我公帡幪所隶,溯先民之矩矱,遗后进之追思,从此日泰山失仰,斯文谁属、斯世谁归。

(0)
鉴赏

此联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学问政治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对于国家计策、人心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危急时刻,张之洞稳定了国计,矫正了人心,在连番变故中,他的力量已经耗尽,年龄也已高迈。联语表达了对张之洞的深切敬意和怀念之情。

“学问政治”四字点明了张之洞的学术与治国能力,“荷圣朝眷遇维隆”则表明了他在朝廷受到的重视与恩宠。“定国计于仓皇,正人心于末路”描绘了他在动荡时期,能够稳定国家大计,引导人心向善的伟绩。

“比岁来事变迭乘,臣力已殚、臣年已老”描述了张之洞在面对连续不断的变故时,尽管竭尽全力,但终因年老力衰而感到力不从心。“下吏寒儒,皆我公帡幪所隶”则说明了张之洞作为领袖,不仅影响着官员,也关怀着基层的知识分子。

“溯先民之矩矱,遗后进之追思”表达了对张之洞遵循前人之道,为后辈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肯定。“从此日泰山失仰,斯文谁属、斯世谁归”则是对张之洞逝世后,人们失去仰望的高山,以及未来谁能继承其事业的深深忧虑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张之洞在学问、政治、道德等方面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逝世后留下的巨大空缺的深切哀悼。

作者介绍

徐绍(日+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丁御史题群玉山房韵

我家旧宅如蜂房,移居竹圃安蒲床。

床头惟有书剑在,屋里更无儋石藏。

静爱吟诗宗鲍谢,閒思开径接求羊。

先生肯作渔樵伴,却笑时人逐利忙。

(0)

用子坚九日登高追和杜牧之韵

林下西风赤叶飞,山头幽径紫烟微。

菊花更约明年赏,客子曾孤此日归。

时序百年怀往事,江山千古带斜晖。

曾闻神武挂朝服,甘向人间作布衣。

(0)

和周德川春夜听雨

山雨潇潇鸡乱鸣,竹林风起薄寒生。

斜沾笔架应千点,暗滴苔阶正五更。

树尾残花从摆落,陇头嘉谷自生成。

只怜未罢东吴战,遍野尸骸不可耕。

(0)

送萧子雅往新喻省坟墓

渝川一水净如练,百丈诸峰高插天。

乔木半存兵火后,白云多傍塞鸿边。

君从此处寻先陇,我寄哀吟吊昔贤。

千古文章惟老范,石麟埋没草芊芊。

(0)

送知县曹哲德明美解赴京

家住燕山北,官居紫淦浔。

三年惟饮水,永日祗弹琴。

政体吾皇意,天知令尹心。

行看书上考,入觐五云深。

(0)

久旱用廖南溟韵

我有双剑恨不斩虹霓,虹霓日日天东横隔断,山东雨暗山西晴,良田六月尘埃生。

官家租税乏供给,胥吏打门朝暮声。

安得封书奏明主,下诏即免今年徵。

君不闻府帖昨夜来点兵,汉官政化今又更,令民卖牛买剑东南征。

伤哉大旱政如此,何不蠲租罢战纾民情。

为邦乃以民为本,本固未必邦家倾。

呜呼本固未必邦家倾,安民不战四海平。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