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炙先生已有年,深知蕴蓄冠群贤。
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
造化经纶图要妙,太虚聚散语精研。
于今遗世真无愧,祇使愚蒙痛自怜。
亲炙先生已有年,深知蕴蓄冠群贤。
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
造化经纶图要妙,太虚聚散语精研。
于今遗世真无愧,祇使愚蒙痛自怜。
此诗颂扬先师赵考古先生之德行与学问,表达了对其深厚教诲及卓越贡献的深切缅怀。首联“亲炙先生已有年,深知蕴蓄冠群贤”描绘了诗人与先生长期学习交流的情景,强调了先生知识的丰富与超群。颔联“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赞美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承继圣贤之道,更在心灵上与人文精神深深契合,体现了其人格与学问的高度统一。
颈联“造化经纶图要妙,太虚聚散语精研”进一步揭示了先生在自然法则与宇宙奥秘上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语言艺术的精细研究,展现了其学术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索。尾联“于今遗世真无愧,祇使愚蒙痛自怜”则表达了诗人对先生逝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充分领悟先生教诲的自我反省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先师赵考古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深刻感悟。
眼边寒策良可亲,我曹龊龊渠笑人。
青鞋布袜有能事,唤取子西来细论。
老夫个里得妙解,挈挈独提弥勒袋。
他日还炊何许糜,只今且煮南徐菜。
八年吴头并楚尾,痿痿羸羸饥不死。
端无一物娱此生,天公乞与毛锥子。
莫嗔朱颜渐殊故,且以粗言作依处。
几时雪片似车轮,著屐梅花海中去。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弗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