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祝烽烟靖,书生学掌兵。
深山秋试马,细雨晚屯营。
令易千军肃,诗难五字精。
溪流喧子夜,不寐听鸡声。
默祝烽烟靖,书生学掌兵。
深山秋试马,细雨晚屯营。
令易千军肃,诗难五字精。
溪流喧子夜,不寐听鸡声。
这首清代诗人觉罗恒庆的《自上津赴边界防堵宿槐树沟口题壁》描绘了书生投身军事职责的情景。首句“默祝烽烟靖”表达了对和平的深深期盼,书生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际行动起来维护边疆安宁。接下来的“深山秋试马,细雨晚屯营”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书生在艰苦环境中训练军队,无论是深山还是雨夜,都显示出他的决心和坚韧。
“令易千军肃”一句,强调了命令的严肃性和军队纪律的严谨,而“诗难五字精”则暗示了书生在繁忙的军事生活中仍不忘文学修养,试图在简洁的诗句中传达深刻的战略智慧。最后两句“溪流喧子夜,不寐听鸡声”,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边境夜晚的寂静,以及书生因职责在身而难以入眠,只能倾听鸡鸣,寓含了他对职责的执着和对未来的警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书生的文武兼备,又展现了其对国家边防的忠诚与责任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