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陈山》
《九日登陈山》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灵湫万木锁烟鬟,绝壁扪萝上石关。

大海众流环积气,苍龙一雨过前山。

清秋摇落三年怨,野菊参差满鬓斑。

不为凭高多涕泗,白衣双袖久潺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首联“灵湫万木锁烟鬟,绝壁扪萝上石关”以“灵湫”、“万木”、“烟鬟”、“绝壁”、“扪萝”、“石关”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幽静而险峻的山林图景,展现了登山过程的艰难与神秘氛围。

颔联“大海众流环积气,苍龙一雨过前山”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大海比作汇聚的云气,苍龙象征着一场大雨,形象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雨水倾泻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力量。

颈联“清秋摇落三年怨,野菊参差满鬓斑”则转入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清冷的秋天,万物凋零,诗人似乎在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哀怨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野菊的参差不齐与鬓角的斑白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的衰老,也暗含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反思。

尾联“不为凭高多涕泗,白衣双袖久潺湲”表达了诗人并非因为登高而泪流满面,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长久以来如同流水般潺潺不息。这里“白衣双袖”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或某种象征意义,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独特感悟,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也有对生命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再答吴仲登三绝

芰荷如屋藕如船,闻道江山似辋川。
中有平章云月手,殷动招我尔来前。

(0)

奉川道中四绝

夜宿樟林海边寺,海风吹梦五更寒。
此身不似天涯近,枉作并州老泪看。

(0)

诗挽曾舍人张氏二首

我岂长贫者,终当以俭名。
诸郎方佩玉,夫子亦专城。
盛德容追想,吾家失老成。
东风在蒿里,凝睇不胜情。

(0)

王大卿挽词三首

白璧连城重,黄金百炼刚。
固应须润色,肯为世低昂。
议论倾馀子,声名彻上方。
冯唐元未老,归计已苞桑。

(0)

谢殿撰挽词二首

盛德真无愧,吾生亦有涯。
千金故人寿,两部习池蛙。
磊落思前辈,交游念故家。
新阡在何许,目断莫云遮。

(0)

再韵谢晁郎中二首

病见春山四打围,茅檐华发只晖晖。
不愁书册无人语,强把杉枝为客挥。
意在未妨身更远,林疏自是月先归。
百年人物如公少,试问何缘道则肥。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