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带墨痕迷旧沼,响随钟韵下层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色带墨痕迷旧沼”,以“色”字开篇,点明了画面的色彩感,仿佛是水墨画中流淌出的色彩,弥漫在古老的池塘之上,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墨痕”不仅指墨迹,更象征着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
次句“响随钟韵下层楼”,则将听觉元素引入画面,通过“响”与“钟韵”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悠扬而深沉的氛围。随着钟声的回荡,似乎连带着一层楼的寂静与庄严,这种声音与视觉的交织,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故事与情感的空间之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层次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色带墨痕”与“响随钟韵”的巧妙结合,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首·其一
吾邑人文,实自先生,再起词场。
当永嘉之末,犹闻正始,杜陵而下,不愧襄阳。
伯仲相师,朋交迭倡,日坐先公旧草堂。
閒高咏,与卧游宗丈,探讨微茫。不知底事心伤。
长北望、神州意激昂。
纵杯中酒热,焉能遣恨,风前泪落,只使沾裳。
土室卑栖,牛车稳卧,多少遣民此遁荒。
今安在,总云飞星散,人去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