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西畔树降旗,六月天兴震叠师。
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
东宁西畔树降旗,六月天兴震叠师。
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
这首诗《台湾竹枝词(其一)》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台湾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时刻。诗中“东宁西畔树降旗”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台湾被纳入中国的版图,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接着,“六月天兴震叠师”则可能暗指某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或事件,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活动。
“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在台湾被纳入中国版图后,东周时期的遗老们或许已经离世,不再有人能以采薇诗这样的传统文学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考。采薇诗是中国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这里借以表达对传统文化可能逐渐消失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刻的现实情况,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和国家统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丘逢甲对历史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
翔凤阑干,啼鹃院宇,相逢似梦才醒。
谁道无情,飞红舞翠欢迎。
青春绿发花前饮,醉自歌、记那时曾。
到如今,心事凄凉,怕说芳盟。
追思艮岳归来后,稳依山护得,雨翮风翎。
燕燕莺莺,从他巧舌饶声。
翩翩一种天然艳,笑向人、不与春争。
羡花花,好岁寒交,有卧云亭。
山连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
草初芽,树欲花,香风二百里春华。
人谓此行良可乐,我送出门还作恶。
初心谓何姑勿道,为贫去抱夫子脚。
天台如今人物林,芹芳藻洁纷佩衿。
物议无情忧责重,尽人须要先尽心。
好为人师古所戒,况汝大欠镫窗债。
理义无穷白日速,相长工夫方有在。
视身如玉宜好修,守口如瓶勿起羞。
平平之外无赫赫,介介之中有休休。
劳其筋骨饿肤体,乃汝法家并拂士。
恩爱极处言语切,岂得已哉汝行矣。
我年虽迈尚自强,藜藿能延寿命长。
相望只有片云隔,不比远去无游方。
时节飞书当莱舞,两字平安胜三釜。
三年电光一抹过,但要学成身立来归见父母。
《送沆赴台州学录》【宋·陈著】山连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草初芽,树欲花,香风二百里春华。人谓此行良可乐,我送出门还作恶。初心谓何姑勿道,为贫去抱夫子脚。天台如今人物林,芹芳藻洁纷佩衿。物议无情忧责重,尽人须要先尽心。好为人师古所戒,况汝大欠镫窗债。理义无穷白日速,相长工夫方有在。视身如玉宜好修,守口如瓶勿起羞。平平之外无赫赫,介介之中有休休。劳其筋骨饿肤体,乃汝法家并拂士。恩爱极处言语切,岂得已哉汝行矣。我年虽迈尚自强,藜藿能延寿命长。相望只有片云隔,不比远去无游方。时节飞书当莱舞,两字平安胜三釜。三年电光一抹过,但要学成身立来归见父母。
https://shici.929r.com/shici/LRP7Esw5q.html
飞溜无时断,行云一日停。
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禅扃。
岩岫方从认,松篁恰得醒。
草花多掩敛,岸竹半伶俜。
舟子应频唤,山农讶屡经。
溅衣黄土重,侵屦碧泉泠。
溪合高低白,林迷上下青。
乍褰绵作障,重展玉为屏。
古佛灵如在,微官德岂馨。
心悬炷香案,容肃换衣亭。
晚照催归骑,清风惜暑棂。
凭高闲一顾,人世是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