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十九峰,一一芙容青。
绵亘百馀里,疑张云母屏。
鸟道当太白,铁壁排高冥。
白云绕其腹,玉带横万钉。
一峰一溪流,奔卸如建瓴。
散入市廛间,家家鸣琮琤。
远近注畛隰,禾黍藉生成。
阴崖四五月,积雪辉广庭。
阳光照不及,力与造化争。
北麓产文石,玉质声珑玲。
浓澹合图画,苍素何分明。
追琢岂天巧,酝酿诚地灵。
冯河不可极,乖龙犹潜腥。
林峦非一状,兰若棼连甍。
相对不数武,空翠盈窗棂。
奇境趣自合,绝域心所轻。
悠然独长啸,忘此支离形。
点苍十九峰,一一芙容青。
绵亘百馀里,疑张云母屏。
鸟道当太白,铁壁排高冥。
白云绕其腹,玉带横万钉。
一峰一溪流,奔卸如建瓴。
散入市廛间,家家鸣琮琤。
远近注畛隰,禾黍藉生成。
阴崖四五月,积雪辉广庭。
阳光照不及,力与造化争。
北麓产文石,玉质声珑玲。
浓澹合图画,苍素何分明。
追琢岂天巧,酝酿诚地灵。
冯河不可极,乖龙犹潜腥。
林峦非一状,兰若棼连甍。
相对不数武,空翠盈窗棂。
奇境趣自合,绝域心所轻。
悠然独长啸,忘此支离形。
这首诗描绘了点苍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溪流、云雾、雪景、岩石、森林等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性。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点苍山的自然之美生动地呈现出来。
首句“点苍十九峰,一一芙容青”以“芙容”比喻山峰的青翠,形象地描绘出点苍山群峰连绵、色彩鲜明的景象。接着,“绵亘百馀里,疑张云母屏”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连绵和壮观,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屏风。
“鸟道当太白,铁壁排高冥”通过对比太白山的险峻与点苍山的高耸,突出了点苍山的雄伟。而“白云绕其腹,玉带横万钉”则以动态的云雾和静态的玉带,展现了山间的神秘与美丽。
“一峰一溪流,奔卸如建瓴”描绘了山峰与溪流的和谐共生,溪水从高处奔泻而下,如同从高处倾倒的瓦罐,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动态美。接下来,“散入市廛间,家家鸣琮琤”则转而描述了溪流流入市镇后的景象,家家户户都能听到清脆悦耳的流水声,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远近注畛隰,禾黍藉生成”展示了山间水源对农田的重要性,溪流滋养着周围的田地,使得庄稼得以生长。而“阴崖四五月,积雪辉广庭”则描绘了夏季山崖上的积雪依然闪耀着光芒,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阳光照不及,力与造化争”表达了即使在阳光无法触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力量也在与时间竞争,不断塑造着山川的形态。接下来,“北麓产文石,玉质声珑玲”则转向描述山脚下的文石,这些石头质地细腻,声音清脆悦耳,富有艺术美感。
“浓澹合图画,苍素何分明”赞美了山色的浓淡相宜,以及山石的颜色对比鲜明,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最后,“追琢岂天巧,酝酿诚地灵”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认为这些美景并非偶然形成,而是大地之灵的精心创造。
整首诗通过对点苍山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闭门终日坐,不知天地春。
鸿钧一以动,百物相鲜新。
忆昨彫落时,梅李各有仁。
如今发生气,亦复资絪缊。
太和绝渣滓,太虚无私亲。
达人均四海,愚者分比邻。
嗟予二三友,欢会当及辰。
我有一尊酒,可以陶吾真。
客中怀抱几回开,心事都凭雁往来。
当路有岐应惜往,畏途知止合怜才。
正愁门外尘封睫,且觅床头酒晕腮。
千里鄮江晴涨绿,几时荡桨亦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