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
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
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
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
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
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
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
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雄伟与神秘,以及诗人对探索这座名山的渴望。首句“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天台山的高度,暗示其险峻与壮丽。接着,“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描绘了山中瀑布的壮观景象,水声回荡在群山之间,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则通过描述采药人的尝试与失败,侧面表现了天台山的险峻与难以攀登,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攀登天台山,寻找长寿藤并以此为杖,最终达到山巅,在云雾中击掌抒发豪情壮志的愿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探险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
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
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