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其十》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其十》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0)
注释
行尽:走遍。
桑麻:种植桑树和麻的田野。
九曲天:形容道路曲折,仿佛通往天空。
更寻:继续寻找。
佳处:美景之处。
可留连:值得停留欣赏。
如今:现在。
归棹:归航的船只。
如掤箭:比喻快速、迅猛。
不似:不像。
来时:当初。
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
翻译
行进在弯曲的桑麻田间直到九曲的天空,还在寻找更美的地方值得流连忘返。
如今返回的船犹如被猛力射出的箭,不再像来时那样轻松上水航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行舟游历武夷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行程中的感受,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留恋和归程的轻快与不同。

"行尽桑麻九曲天",描绘了舟行在曲折蜿蜒的溪流中,沿途桑麻丛生,如同穿行于天地间的自然画卷,展现了武夷山的田园风光。

"更寻佳处可留连",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不断探寻和对停留欣赏的渴望,显示出他对山水之美的深深热爱。

"如今归棹如掤箭",运用比喻,将归舟比作疾箭,形象地写出归程的迅速和心情的急切,与来时的慢悠悠形成对比。

"不似来时上水船",再次强调了归程的快速,暗示了诗人对此次游历的满足和对武夷山的依依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舟行的细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游历的愉悦之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敬和万马图

高蹄骏马万为群,异色殊形赋与恩。

功著丹青身外事,毛殷汗血晕边存。

草堤折队疑星散,沙道成行若电奔。

想是平胡多效力,图形千古照乾坤。

(0)

题方宗义先生石友轩

交际谁非友,坚真孰似他。

订盟知可久,修业赖相磨。

怀玉为时重,颜苍阅岁多。

朝花夕变色,于此却如何。

(0)

敬和芦花韵

渔村近远鹤汀傍,一阵风来一阵狂。

苍雪捲晴江月冷,白云收影水天长。

海鸥冲落头先白,塞雁衔来喙亦香。

钓叟夜深迷却路,归舟带得半帆霜。

(0)

和王典簿韵

仁风浩浩播华风,玉帛车书四海同。

星列官班皆拱北,天临帝座在当中。

君臣道与三阳泰,宇宙回春一气充。

皞皞熙熙名不得,惟知大庇悉帡幪。

(0)

和韵

愁蹙眉端并两峰,形容枯槁更龙钟。

可怜彩服翻成布,宁效囊锥立见锋。

臣子涓埃何补报,君亲天地有包容。

生平志愿何时了,能不忧心重有忡。

(0)

忆甥金公允

异乡重会喜何胜,蓦地分携倍失惊。

三口能成妻子托,百年还是舅甥情。

望迷关树知云隔,倚遍楼阑对月明。

近得好音深可慰,圣恩还与旧时名。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