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学待何年,长大无成莫怨天。
况是各承贤父训,岂容弗肯播菑田。
少年不学待何年,长大无成莫怨天。
况是各承贤父训,岂容弗肯播菑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求的作品,名为《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后辈教育的关心和期望。
“少年不学待何年”,这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应在青年时期努力学习。
“长大无成莫怨天”,则是告诫人们如果自己没有成就,不应该归咎于命运或天意,而应反思自己的努力与准备。
接下来的两句,“况是各承贤父训,岂容弗肯播菑田”进一步指出,既然每个人都受到了父亲的教诲,那么怎么能不勤奋地像耕种土地一样努力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学习和自我努力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后代继承父辈智慧的责任。诗中语言朴实有力,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人教育观念中的严谨与积极态度。
有马生来异骨骼,老病多年伏槽枥。
皮肉消尽精神衰,无复长驱骋材力。
忆昔尔当雄壮时,一食或尽粟一石。
鞍鞯既被不着鞭,千里脩途如咫尺。
安知今日乃如此,欲比驽骀岂能得。
有时自悼一长鸣,奴隶无知谓求食。
残刍败草随意与,半饥半饱度朝夕。
哀哉尔马诚可怜,伯乐无人谁汝惜。
生时识者既寂寥,死骨岂复千金直。
几日新秋,西风向晚,又吹新月团圆。
画楼人静,衣袖觉轻寒。
漫道萦帘细雨,良宵也、别样辛酸。
平池上,流萤露草,何处接荒原。凭栏。
看弱柳,丝丝都是,飞絮芳年。
奈纤影而今,不到莺边。
此际魂销灞岸,归期早、尚隔霜天。
伤心处,一声梧叶,和露坠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