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蒲塘道中寄怀归宗迥中法阐法仁三僧》
《蒲塘道中寄怀归宗迥中法阐法仁三僧》全文
宋 / 李彭   形式: 古风

窗鸡唤晨炊,毂声转水辙。

出遨得会稽,辨严未明发。

朔气犯襟裾,露华袭毛发。

仿像滹沱河,幽事期可悦。

旅雁起寒塘,疏林耿明月。

挽彼岁寒姿,然萁共明灭。

岂惟苏奚奴,政可烘履袜。

黎明诣萧寺,饷糜随盥栉。

风廊谑谈僧,蒲团寻老衲。

堂堂大圜照,此渠亲记莂。

缅怀汤惠休,妙理颇诣绝。

超然宴法窟,胸次包禹穴。

阐师远游孙,卓卓霜下杰。

真成一角麟,笑我缘盎鳖。

寂子延陵秀,晖映敌冰雪。

渥洼真龙媒,作驹已汗血。

刮膜藉金篦,嘉言霏玉屑。

德星每难聚,顾兔复易缺。

紫霄上巑岏,石镜悬莹澈。

幽期不嫌频,难遣芳岁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蒲塘道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僧侣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窗鸡唤晨炊,毂声转水辙”以鸡鸣和车轮转动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接着,“出遨得会稽,辨严未明发”描述了诗人前往会稽的旅程,虽未明发,但旅途的严寒与露水的湿润,为旅程增添了几分肃穆与清新。

“朔气犯襟裾,露华袭毛发”进一步渲染了旅程的寒冷与湿润,而“仿像滹沱河,幽事期可悦”则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期待与欣赏。随后的“旅雁起寒塘,疏林耿明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雁群在寒塘中起舞,疏林间明月高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挽彼岁寒姿,然萁共明灭”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岂惟苏奚奴,政可烘履袜”,则以苏奚奴(古代的一种鞋子)烘烤脚袜为例,形象地表达了对温暖与舒适生活的向往。

“黎明诣萧寺,饷糜随盥栉”描绘了诗人清晨到寺庙用餐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之后的“风廊谑谈僧,蒲团寻老衲”则展示了僧侣间的轻松愉快与深厚情谊。

“堂堂大圜照,此渠亲记莂”通过“大圜照”象征佛法的光明普照,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与追求。接下来的“缅怀汤惠休,妙理颇诣绝”则是对历史上高僧的追忆与赞美,强调了佛法的深奥与玄妙。

“超然宴法窟,胸次包禹穴”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自由超脱的向往,以及对佛法包容万物的赞叹。“阐师远游孙,卓卓霜下杰”则赞美了僧侣们的坚韧与智慧,如同霜下之杰,不畏艰难。

“真成一角麟,笑我缘盎鳖”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僧侣般境界的自嘲与谦逊。“寂子延陵秀,晖映敌冰雪”则赞美了僧侣们内心的纯净与明亮,如同冰雪般晶莹剔透。

最后,“渥洼真龙媒,作驹已汗血”以马喻人,表达了对僧侣们内在力量与成就的赞美。“刮膜藉金篦,嘉言霏玉屑”则通过比喻,赞扬了僧侣们智慧的光芒与言语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僧侣生活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彭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出门二首·其二

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侧听岸旁语,乡音已渐移。

放舟入大河,烟水无端倪。

偶逢相识人,遥呼心依依。

无如交行舟,倏忽已远离。

(0)

舟中偶述四首·其二

千尺长牵溯逆河,清流偏少浊流多。

孤舟小憩浓阴下,更奈秋蝉聒耳何。

(0)

出塞二首·其二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0)

泛金船.流杯亭和杨元素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0)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四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