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景自足,何必写以诗。
诗成句读间,不过我自知。
但恐两眼昏,心识如乱丝。
血气一耗散,逐物之所之。
四时景自足,何必写以诗。
诗成句读间,不过我自知。
但恐两眼昏,心识如乱丝。
血气一耗散,逐物之所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春日杂兴(其五)》。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四季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
首句“四时景自足,何必写以诗”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欣赏,认为四季景色本身就足够美丽,无需通过诗歌来描绘。接着,“诗成句读间,不过我自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认为即使写下了诗句,其中的深意也只是作者自己能够体会。
后两句“但恐两眼昏,心识如乱丝”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忧虑和对内心纷扰的感慨。他担心自己的视力会衰退,内心的思绪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最后,“血气一耗散,逐物之所之”则暗示了生命终将消逝,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东望海波苍茫浩渺无所极,高浪洪涛黯风色。
翻星倒汉天地黑,阴灵出没互相索。
东方曈昽景气清,庆云合沓吐赤精,蓬莱瀛洲杳如萍。
遥观五楼十二城,群仙剑佩朝玉京。
祥风缥渺钧天声,彩幢翠盖烟霞生。
鸾歌凤舞入帝乡,紫麟徐驱白鹤翔。
餐芝茹朮饮玉浆,千年万年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