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簇簇穿林笋,曲径盘盘绕树藤。
中有古潭深万丈,老龙独卧似禅僧。
尖峰簇簇穿林笋,曲径盘盘绕树藤。
中有古潭深万丈,老龙独卧似禅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开篇“尖峰簇簇穿林笋,曲径盘盘绕树藤”两句,以尖锐而茂密的山峰和蜿蜒曲折的小路作为画面焦点,通过对比鲜明的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的“尖峰”与“林笋”形成对照,突出了山势的险峻,而“曲径”与“树藤”则营造出一种幽深曲折的意境。
接下来的“中有古潭深万丈,老龙独卧似禅僧”两句,则是诗人对景物进一步的想象和描绘。其中,“中有古潭”一词,让读者联想到那潭水之深邃与古老,而“深万丈”则将这份深邃推到了极致,令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心。“老龙独卧似禅僧”这一形象,更是诗人大胆的想象,通过将潜藏于潭水中的老龙比作沉思静坐的禅僧,不仅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力,也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息。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山林幽深、潭水古老的自然风光,而且还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漫漫冬夜长,荧荧孤烛光。
山人自无寐,况栖修竹房。
修竹夜淅沥,萧洒吟寒螀。
朗月照户庭,鸣泉归故塘。
别叶弃寒风,馀芳委严霜。
东壁正中昏,振衣起徬徨。
徬徨岂有他,望道吁升堂。
悠悠岁云暮,遐哉犹面墙。
寸阴与弹指,久近不可量。
千古在须臾,安得不悲伤。